去年,中国削减了对“一带一路”倡议下部分非洲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将资本投入其他地区,使得“一带一路”倡议下对非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降到历史新低。
中国对乌干达乃至整个非洲的贡献有目共睹,几乎所有公民都从中受益,要么是本人受益,要么是其亲属从中获益。而中国的贡献往往是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的。比如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中乌友好医院,就是两国医疗合作的“代言人”。
非洲国家更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对修建基础设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方呼吁尼日利亚利用数字经济来消除贫困。中方还呼吁加强合作,以解决消费者保护、身份验证、数据本地化、跨境数据流、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等问题。
两家中国投资机构计划在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新建一处矿产能源产业园,有望通过选矿业务和绿色能源开发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今年是非洲联盟成立20周年。报道称,非洲大陆最近一段历史中的重要章节,是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虽然中国与非洲大陆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很多个世纪以前,但中国在非洲争取独立以及确保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被称为“中国魔力”。自那以后,中国倾向于从出口依赖型增长转向国内消费拉动型增长。中国仍在继续开辟新市场,包括通过国内技术创新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6月24日发表该国学生代表大会副主席布伊莱·马蒂瓦内撰写的文章。文章称金砖国家是“对共同的过去与未来心领神会的划时代盟友”。文章说,金砖国家将定义一种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将更公平合理、较少霸权主义,在议程方面也更加进步。
金砖国家将定义一种新秩序,这一新秩序将更公平合理、较少霸权主义,在议程方面也更加进步。
在1994年后的南非,青年的进步、在教育和帮助他们发挥经济潜力方面的进展仍是迟迟没有实现的梦想。考虑到南非与中国之间的显著差异,可以从中国吸取哪些经验?
在大多数社会中,家庭都是对于塑造个人性格特征和诚实操守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可以说,在大多数社会中,家庭的中心地位对于个人的前途命运依然至关重要。而在中国,“孝”正是社会上最受重视的品质之一。中国家庭仍是由家庭美德来维系的。
中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贫困率显著下降。中国已经消除绝对贫困,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基于取得的成就,中国的确值得效仿。像尼日利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当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
世界在变化,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将人民币或元作为定价货币单位。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人民币在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领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而且在未来几十年里还会变得更大。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随着世界转向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新常态,高质量发展为什么对中国和南非来说关系重大?
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2022年1月4日至7日展开了对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和科摩罗的访问。但此次访问并非一切照常。它标志的是中国在非洲之角外交政策的巨大变化。该地区现在成为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新漩涡。王毅披露了中国支持全方位应对该地区动荡局面、确保可持续安全和支持发展的构想。
如果当初世人听从了中国的号召,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新冠病毒,我们就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在得知武汉暴发疫情后,世人原本应该借鉴中国的做法,采取一些科学应对措施。
1963年时,肯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中国的1.5倍,但到2020年,中国仅用了数十年就已使逾8.5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成为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一个目标的首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行动为肯尼亚的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2021年1月1日起,世界上成员国最多的自贸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将正式启动。AfCFTA诞生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彰显多边主义、自由贸易仍是人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不二之选。
中国的消除贫困经验可以为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发展机构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吸引和利用资源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减贫计划。此外,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成就释放了大量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投入到非洲和全世界更值得帮助的社区。
显示 150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