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研究证实了一个过去的看法,即如果没有重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下一个世纪的气候变化速度可能会加快。这表明即使采取短期激进政策,也很难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以内的目标。因为政策的推延,实现当前目标所需的碳价格也随着时间而提高。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发展现代林业的资源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据2014年发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是发挥林业多种功能、多重效益的根本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循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矿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Milan Elkerbout在《2025气候政策——特朗普入主白宫八年之后》一文中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为巴黎协议的未来蒙上了长久的阴影。尽管气候变化并没有占据美国总统竞选的主要部分,但总统当选人特朗普毫不掩饰他对气候科学有效性的质疑,并表露出退出全球气候协议的意图。
碳交易市场的运行需要各主体尤其是企业主体的积极参与。要想使企业主体有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有必要制定激励政策,并创造有利于企业参与交易的配套条件。
湿地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价值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居首位,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局地气候、蓄洪防旱、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暂时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出于承担国际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政府已经在开展碳交易试点。而碳交易试点的展开,非常迫切地需要建立和完善碳交易管理体制。
草原是陆地覆盖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月6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气候融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气候风险在全球排名中一直位于前列,减缓和适应领域的资金缺口基数巨大。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既是应对国际减排压力的要求,更是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供热计量改革从2000年启动,迄今已经17个年头。总结供热计量改革的经验教训,完善政策措施,是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毕竟供热关系到节能、居民冷暖和社会稳定,也关乎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对本国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及景观、文化遗产等予以重点、有效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趋势。
黑色星期五可能会吸引庞大的人群,但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中国、印度、非洲和巴西努力使民众脱困,他们也面临一个困惑:如果他们也追随西方的消费模式,那么在消费周期的开始将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或是在这个周期的末尾地球没有能力吸收如此多的垃圾。
特朗普确实是气候行业的一个现实和直接的威胁,其获选或会大大减少美国支付的(以及承诺在未来支付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以及支持气候会议和秘书处方面的资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承诺撤回美国用于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且声称八年可省1000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前纽约市长、联合国城市和气候变化问题特使迈克尔·布隆伯格曾在讲话中表示,即使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放弃《巴黎协定》,他预计美国还是会实现在巴黎作出的承诺。然而,全球气候问题也并不是美国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的,各国落实自身承诺,履行各自的责任也十分关键。而在这方面,中国所作出的表率和努力不容忽视。
所谓碳交易市场的监管是指监管主体运用法律、经济及行政等手段,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权利行使、权利交易等行为,及其他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问题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碳交易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将雾霾与供暖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存在必然而又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11月初,雾霾从我国东北蔓延到华北,难免使人想到与供暖相关联。而北欧国家的供暖季节,却是蓝天白云常在,说明雾霾也是发展阶段的产物。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规则、路径、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气候治理的实践和经验不仅有助于各国取得更多共识,形成更大的合力,亦对其他领域的全球治理有着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生态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
土壤污染牵出的话题,在我国历来不缺少关注。不论是多年前广受关注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还是屡见报端的“多省份农田重金属污染”事件,无不引来包括决策层在内的各界舆论高度聚焦与担忧。自2016年以来,紧随大气、水污染防治步伐,土壤污染防治成为高频词,社会各界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关注热度始终不减。
碳交易登记核查机制,是指碳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即如何核定哪家企业或哪个地方的碳排放量?如何进行认证、登记?如何进行核查?如何进行碳排放的托管、考核等?
显示 2224 条中的 2141 到 2160 条结果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匠心守艺 传承徽派插花艺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