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专家说,全球气温上升幅度可能会突破1.5摄氏度的阈值,或者接近这一数值,哪怕只是暂时性的,这标志着气候危机中的临界点。
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建设者和供应商,而这些技术对于减排而言非常关键。
现在,在陆地植物每年制造的生物量中,人类要消耗超过四分之一,导致留给野生生物的生物量太少,并使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处于危险之中。研究人员说,为了使地球处于适合文明发展的状态,我们应该使用不超过十分之一的植物生物量作为食物和燃料。
本文分析了欧盟加强能源和气候治理体系的五大优先事项。
通过“欧洲绿色协议”,欧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并掀起了一波实现这些目标的立法浪潮。但实施将面临政治挑战,特别是因为“绿色协议”没有升级欧盟的能源和气候治理框架。
气候债务代表排放损失总和,即二氧化碳排放累积负面影响。本文根据历史和预测碳排放量估算131个国家气候债务。可以要求拥有巨额气候债务国家按比例分担更高负担,但这对公共债务高、财政空间有限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绿色就业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机制,也是为实现公正的绿色转型而制定的政策的结果。它们还促进急需的经济转型,以便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现已批准根据其新复原力和可持续性信托基金(RST)向各国提供10笔新贷款。该信托基金成立于2022年,旨在以优惠条件向面临气候变化和大流行病防范两大关键威胁所带来长期结构性挑战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贷款中有5项已扩展到非洲国家。
湿地被称为“地球肾脏”,提供多种生态效益:多种物种栖息地、防洪、污染物净化和碳吸收。中国在保护湿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中国应该如何利用湿地更好适应气候变化?
随着千年一遇的洪水和热浪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常态,气候适应必须明确成为优先事项。与此同时,极端天气的规模和频率表明,适应永远无法跟上不断升级的危险。减缓气候变化——本质上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务之急,应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全球合作势在必行。全球合作对有效碳管理至关重要,而碳管理是遏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孤立地有效减少排放或开发部署碳管理技术。
《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雄心勃勃气候政策行动。金融部门将在为这一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气候金融角度研究金融市场对IRA反应。
气候变化政策和低碳能源转型为美国和欧盟相互合作或竞争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必要减少对传统碳氢化合物的依赖,促进风能等低碳替代品的发展,并鼓励企业和公民加入这些倡议。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现有设施和在建项目容量都很大。本文从装机容量、目标、使用技术、发展、政策和障碍等多个方面描述该邦可再生能源选择现状。
为对抗全球过度变暖,世界必须加速开发和采纳环境创新。环境创新对于经济脱碳和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本文深入研究了政府在促进不同阶段的环境创新方面的作用,以及这种支持在减少排放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可能性。
为扩大私人融资规模,需要创建新变革性结构,不仅要提供投资级风险保障,还要积极鼓励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形成新投资者网络和伙伴关系。
欧洲能源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扩大国家和州际电网,并投资于能源储存的发展,以确保供需平衡。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经济的电气化必须伴随着广泛的努力,通过发展电网和储能设施来增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以确保能源安全和平衡能源系统。
减少美国石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最佳方法是减少石油需求,而不是专注于减少国内石油产量。
康奈尔大学和施罗德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极端高温和洪水可能对全球时尚产业造成巨大打击,到2030年,全球四大服装生产国可能失去650亿美元的收入。
地球上日益加剧的风暴、高温、干旱和洪水表明,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竞赛中落后了。在全球大国和机构仍在就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分担在不稳定气候下生存成本展开辩论之际,非洲在达成地区共识方面取得部分进展。
显示 2188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