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部分地区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越来越严肃,氢已经成为全球脱碳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提供了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中的能源问题的最新评估,并讨论了欧盟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之间关系所需的调整。
2021年,通过燃烧燃料陆路运送人员和货物产生约60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与能源相关排放量的16%。如果各国要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就必须停止这些排放。
本文探讨对食物、木材和住所日益增长需求如何挤压储存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土地。
本文为印度有效碳市场提供了设计和实施建议。
本文简要介绍各国在部署和扩大基础设施以将二氧化碳从捕集点运输到储存或利用点方面面临的挑战。
距离地球刷新其现代历史上最热一天的纪录过去还不到两周时间,极端热浪仍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肆虐。北美、亚洲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北非和地中海地区的气温已连续多日超过40摄氏度。
中美双方有重要的理由进行气候合作。这种合作不仅能减少排放,而且也符合两国更广泛的经济和政治目标。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公司正在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作为其2025年开始的下一次电动汽车(EV)市场销售活动的中心。
在大国竞争时代,通过与气候相关投资,在经济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之间建立深度联系,将具有地缘政治优势。认识到这一点应该会有助于出于气候原因向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更多优惠贷款。
中国实施多个县级生态补偿试点。该政府倡议已帮助制定以激励为基础的政策,并为当地社区的可持续生计转型做出贡献。它包括大规模地推广将扶贫目标纳入生态补偿方案。
中国屡屡令世界措手不及。2013年开启的“一带一路”倡议,还有最近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者,这些都让国际社会大部分成员感到意外。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长期影响好坏参半。一些农民将因更长、更温暖的生长季节受益。但新的天气模式可能给如今一些关键的粮食产区带来损害。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地球系统科学教授蒂姆·伦顿说:“随着极端天气开始出现,一些有数百年历史的粮食产区可能崩溃。”
近年来,塑料废物相关挑战已成为全球政治舞台上关注的主要问题。欧盟通过了一项专门的塑料战略,发布了《一次性塑料指令》。尽管如此,塑料废物管理数据显示,在欧盟实现塑料循环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极端天气事件对经济活动有何影响?一些央行已经开始评估气候变化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并承认与天气有关的供应冲击,例如由干旱和热浪造成的冲击,可能会让央行在稳定通胀和稳定产出之间进行权衡。
电动汽车大潮正在改写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曾经在内燃机时代引领世界的日本车企不能因为囿于昔日的荣光而陷入被动。
美国无法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或电动汽车产业。坦率地说,创新的历史表明,美国工程师只有在与中国同行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在这些行业取得进步。
北京的成功令人惊叹。去年,电动汽车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远超美国和欧洲的占比。而且中国的步伐还在加快。汇丰银行预计,到2030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将达到90%。
在寻求减缓气候变化时,如果高收入国家将资源投资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可能会产生更大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将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加强,影响冬稻和春稻生产。而恶劣天气条件造成品相不佳以及储存基础设施差造成变质,也可能加剧稻米损失。预计泰国和越南这两个主要大米出口国2023-24年度大米产量将减少。
显示 2186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创新潮涌链博会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