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尤研究中心一项新调查发现,大部分美国人支持美国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支持优先考虑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格局。
推进绿色议程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必要手段,也是释放大量商机的手段,有可能推动私营部门主导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复苏和增长。私营企业在创造绿色就业、促进循环经济和参与绿色金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量子计算领域实现一项重大进展,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和肯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构思出一种算法,有望显著推进碳捕获技术,这将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本文分析了汽车用钢能否成为一个绿色钢材引领市场。
丰田汽车公司4日宣布,拟于2026年上市的电动汽车(EV)将采用新的行业技术“一体化压铸技术”。届时,丰田将采用不使用传送带的自行组装方式,可把生产工序和工厂投资减少二分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说,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的可能性为90%,而且预计“至少是中等强度”。
当全球在高温中炙烤之际,在各国争论不休、推卸责任、自以为是之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项目,积极解决自己的碳足迹问题。它采取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以技术为重点,可以伸缩扩展,而且在以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速度进行。
气候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极端高温和干旱加剧了世界上最脆弱国家的水和粮食不安全状况。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国内外需要更多的军事援助,难以忍受的生活条件迫使人们迁移,北极地区的冰融化加剧了世界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气候政策制定者应该优先考虑进一步发展治理架构,加强政策工具,并为可能成为欧盟气候政策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争取公众支持。
一项关于地球气候变暖的新研究警告称,地球生态系统走向崩溃的速度可能比科学家原先认为的要快得多。
本文分析了美国清洁氢政策的发展,自《通胀削减法案》通过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美国政策制定者仍需解决的挑战。它最后列出了《通胀削减法案》对其他地区的更广泛影响。
在追求更清洁、更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在向现代化、可再生能源过渡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与网络物理系统相结合,可以在消除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各国为保护碳汇以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承诺,但无情的森林砍伐活动仍在继续,去年全球失去了面积大小相当于瑞士的原始热带雨林。
本文讨论了导致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的因素,以及价格升高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天然气用户(包括住宅和工业用户)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日本EneCoat技术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6月27日宣布,将共同研发被视为新一代光伏电池首选的“钙钛矿型光伏电池”。
亚洲在太阳能、风力发电和电动汽车电池方面已经领先世界。全球电动汽车的电池普遍由韩国、中国和日本电池技术提供支持。美国和欧洲国家则远远落在后面。
在应对气候变化斗争中,没有捷径可走,但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甲烷排放是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最快方法之一。
欧盟委员会的改革建议虽然温和,但很务实。不过,还需要做更多工作来促进能源转型,并确保净零电力系统也能使能源更便宜。
欧盟应该对直接补贴绿色生产持谨慎态度。
显示 2186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