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开放和合作的G7气候联盟可以以变革性和包容性的方式加速实施国际气候政策。为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议:设定有利于所有成员的成员条件,并且要有足够的雄心,可以实现真正的“净零”;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和差异化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鼓励联盟参与。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相当大关注,包括在欧盟紧密贸易伙伴之间。CBAM是欧盟计划对部分碳密集型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边境关税。欧盟CBAM的动机是减少其他国家搭便车行为,并减少碳泄漏。
本政策简报着眼于欧洲在2050年前实现气候中和、完成其2030年目标以及摆脱俄罗斯能源进口所需的投资。随后,它分析了欧盟财政规则如何阻碍此类投资,并草拟了对规则的改革,以使其与净零排放目标兼容。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世界许多国家采取以科学为主导、全政府参与的应对行动。鉴于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产生影响,各国政府采取同样的措施将符合人类的利益。流行病和气候变化都是无国界现象,需要国际合作和所有国家充分投入。
作者使用所谓的Kaya恒等式对降低GDP排放强度的历史表现与绿色增长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进行了简单的定量评估。然后,作者回顾了关于“去增长”和绿色增长的文献,并讨论了它们最重要的论点和建议。
随着世界各国开始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政策制定者必须决定他们希望推动哪种类型的经济复苏。本文认为,为确保未来经济和环境具有韧性,推动绿色复苏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东南亚。
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分类参数分析和评估全球气候资金流动,以揭示金融不平等的现实,这些现实暴露出气候金融体系本质上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公平和包容性能源转型。
“绿色议程”在世界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内涵。这进一步导致对疫后“绿色复苏”的描述出现巨大分歧。作者认为,解决具有全球共同目标的全球性问题需要齐心协力:多边主义绝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认识到人类、动植物和环境之间这些联系,敦促多层次、部门和学科之间合作,以应对亚太地区面临的多方面环境挑战。这是减轻和管理人畜共患病风险、解决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以及与动植物卫生和食品安全有关问题的关键方法。
亚马逊盆地幅员辽阔。亚马逊河拥有世界上最大生物多样性,是世界20%淡水资源的家园。作为“地球的空调”,它储存碳,调节南美和世界降雨和气候模式。
尽管全球各国政府已同意努力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但他们的行为举止表明,他们并没有严肃对待这一挑战,因为碳排放量年复一年持续增加。现在是时候向海洋寻求帮助了。
中国通过大量资本流动、贷款和投资,在加勒比地区开辟了贸易通道。仅在过去两年里,就有十几个加勒比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加勒比国家进行战略投资,与加勒比国家的政治联系日益密切,直到最近双方关系深化才引发关注。
全球脱碳依赖于亚洲主要碳排放国加速国内能源转型和海外绿色投资。这使得中国在国际施压要求加大减排力度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确保国内增长并促进脱碳成为焦点。
本文简要回顾到2050年各种经济发展预测,并对关于长期未来发展评估进行更深入研究。本文是关于未来发展工作的一部分,试图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包括:人们可以从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中期待什么?这对发展和多边机构有什么影响?资金需求是多少?谁来提供资金?国家层面还是全球层面的挑战更紧迫?
本文讨论在美国建设和运营直接空气捕捉工厂的预期环境影响。本文提供直接空气捕捉选址相关考量,包括负责任的比例分配和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政策和程序建议。
欧盟的“REPowerEU”计划要求在距今不到8年的时间内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倍,并将风能装机容量增加2.5倍。为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需要简化许可授予和行政程序,同时要求可再生能源和相关基础设施在环境和气候立法之间保持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到207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数千种新的病毒在动物中传播——这很可能增加新发传染病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风险。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国际聚会越来越频繁。通过在气候议程和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开展合作,毫无疑问,中国和欧盟是走向全球绿色未来之路的关键角色。关键问题是:如何扮演这一角色?作者认为,中欧双边关系有望改善国际社会对生态危机的反应。
本报告概述了近期全球、国家和地方为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甲烷排放所做的努力。本文分析了对更清洁或“差异化”天然气需求可能如何发展,深入研究买家和天然气生态系统中其他群体的驱动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与全球天然气公司合作的策略建议。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如何满足短期需求,同时又与欧洲快速脱碳保持一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大大有助于改善欧盟能源安全,以及美国液化天然气在脱碳世界中的长期市场机会。
显示 2184 条中的 761 到 78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