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上最大碳排放国中国发出信号,将在多方面采取更积极气候行动,包括扩大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ETS)。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该项目以来,其成果令人鼓舞。碳强度在2021年下半年下降了3.5%,碳排放总量仅增长了4%。
中国通过大量资本流动、贷款和投资,继续在大加勒比地区开辟道路。仅在过去2年,就有超过12个加勒比国家签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国家间关系深化并非一蹴而就,但直到最近,“一带一路”倡议才引起人们对中国战略投资和与加勒比岛国日益密切政治关系的关注。
本文提出加快水务部门数字化的五大经验教训,以及发展伙伴可以如何提供支持。这些经验包括:循序渐进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数字化;使数字化服务与更广泛系统变革保持一致;关注弱势群体;准备好技术管理人员,即推动变革过程的地方政府或自来水公司的高级经理;进行试点和测试。
中国已宣布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净零碳排放。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从化石燃料转向其他燃料将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提出了几个问题:国家应该如何衡量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是否成功?尽快和尽可能多降低排放的短期政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吗?
作者认为,欧盟成员国不应停止扩大碳排放交易计划以限制能源价格。相反,他们应该增加对贫困家庭的收入支持和对绿色投资的激励。需要更高的碳价来加强减排的激励措施——例如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从海平面上升到森林火灾,气候变化危害将严重影响地中海沿岸生态系统。除自然灾害增加,气候变化还将加剧该地区因资源稀缺、高温压力和对旅游业影响而造成的经济脆弱性。随着该地区人口承受压力增加,气候压力有可能间接加剧暴力冲突。
在全球范围内,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淡水供应正面临巨大危机。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KH)也是如此。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洲10条大河的源头,为16个国家供水。在对人口和生态系统巨大依赖中,出现了复杂的治理挑战。
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领导者,印度有责任带着更强大的国家自主贡献参加第27次缔约方大会,让世界走上控制升温幅度在1.5℃的道路。印度将如何有效地加速进度?印度国内政策决定和公共支出如何与其全球气候承诺协调一致?展望未来,印度需要采用哪些结构和概念框架来实现其气候承诺?
本文讨论电力批发市场规则和政策演变,这些规则和政策可能会对地方政府实现有效和快速清洁能源转型造成障碍。本文回顾目前在这些市场中与电力传输、市场规则和利益相关方相关障碍,同时分析这些障碍如何影响地方政府清洁能源和脱碳目标,以及有效参与解决这些障碍的作用。
本研究分析辅助自然再生(Assisted Natural Regeneration,ANR)项目案例,以确定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加速全球生态系统恢复为目标,文中见解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气候行动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2016年至2018年,南非开普敦遭遇严重干旱,突显该市供水系统重大弱点。这场危机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教训,并暴露出迫切需要建立以弹性原则为基础的水系统,以及以公平、可持续性和水敏感性为目标水管理新技术方法。
森林部门要发挥其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的潜力,良好的财政管理至关重要。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是加强森林部门收入管理的关键。本文评估了森林部门的财政管理是否因这些改革努力而得到改善,重点关注3个非洲国家:加纳、利比里亚和刚果共和国。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投票通过一项提案,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在气候变化中面临金融风险。这些规则旨在将企业披露气候风险水平的义务,与披露其他形式金融风险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是确保投资者获得有关气候变化所面临投资风险信息的关键一步。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占据了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因为受人类活动影响,过去两千年气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在任何全球气候解决方案中都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中美关系迅速恶化,双边合作能力变得复杂。
从2023年起,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将要求进口商申报电力、铁、钢、铝、水泥和化肥涉及的碳排放。这最终将转变为碳进口税,旨在解决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中的碳泄漏问题。这一转变计划于2026年开始,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和未解决的问题。
防止塑料泄漏到自然环境中需要许多利益攸关方做出承诺,包括私营部门、政府领导人、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和消费者。防止塑料泄漏的战略应包括生命周期评估和可持续性框架,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这些战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影响。
非洲粮食安全需要得到紧急和认真关注。气候变化与不平等、自然资源退化、冲突和疫情等其他多重压力源和冲击相互作用,已经在阻碍粮食安全进展。
美国和加拿大要在确保低碳能源体系免受供应冲击同时,实现其雄心勃勃脱碳议程。美加两国在确保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矿产需求、透明、可持续、不受干扰供应链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它正在遭受四年来的第二次干旱,同时经济崩溃使得人道主义局势恶化。如果不解决这些近期的气候影响,持续的社会经济灾难、冲突和暴力只会加剧。
气候行动紧迫性给能源转型中的油气行业未来蒙上一层阴影。政策制定者和投资界都对油气生产商施加越来越大压力,要求他们调整业务以适应净零环境。
显示 2184 条中的 801 到 8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