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罗伊研究所发表分析师Alice Slevison题为《中国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大麦启动反倾销调查》的文章称,中国商务部11月19日宣布,将立即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大麦出口市场。2017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648万吨大麦,约占其大麦年产量的三分之二。
外资寡头控制某些关键行业可能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作者指出,东盟应尽量避免被卷入大国争斗之中,鼓励多元化外国投资,并制定反垄断法与相关技术标准以保护自身利益。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太平洋岛国快速兴起,79%的出口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与增加收入。对于这些出口企业而言,主要的问题在于融资困难、能源价格与运输成本高昂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14日在《联合早报》发表评论文章,建议中国探索建设海南自贸港时学习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史、监管模式和管理运营机制。
G20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证实G20内部在气候政策上存在的分歧。与此同时,认真讨论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机会增加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国际金融合作源自巨大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而打造多主体、多层次的金融通道,并非简单的资金融通问题,涉及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支付、金融监管等层面的金融顶层设计。现有“一带一路”相关70个左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生态差异巨大,国际金融合作难度系数很高,只有行稳才能致远。
本文中,作者倡导采用集中投资组合的积极投资方法。这种积极的方法基于对公司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的基本分析以及与被投资公司就重大ESG因素的接触。其目的是揭示和实现公司的社会和环境价值以及财务价值。
作者对照了几个西欧国家更早前出现的经济放缓情况,并表示,二战后西欧和北欧的历史提供了有关美国相对于其过去的复苏趋势为何仍旧低迷的深刻见解。
印度和秘鲁之间的自贸协定可以使印秘两国受益,但如果双方能在促进电子商务和提高数字安全性方面合作,可能会带来更多益处。
PPP模式在“一带一路”的不少国家,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具备采用PPP模式的现实基础。PPP模式可以帮助解决具体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缺口问题,并通过私营机构的专业管理和机制重建,创新基础设施项目的回报机制,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中采用PPP模式,将面临更加特殊的挑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予以应对。
过去十年中,全球金融市场达到历史最高点,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然而,现在的经济繁荣高度依赖宽松的经济政策,一旦政策转向将会导致全球经济动荡。
现在大部分亚洲国家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亚洲国家将面临新的挑战。作者认为,亚洲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新政策,以在保证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解决新的问题。
劳动分成下降现象引起了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调查了劳动分成下降的原因,探讨了技术对就业保护立法、产品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市场规则的作用的影响。
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印度解除了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旅游限制并计划将其建设为一个重要的转运港口。该群岛是印度的一个主要军事基地,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其应对中国在印度洋军事存在的战略意义。
以往有关汇率方面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宏观经济变量或行业影响方面。这类研究对汇率对单一企业影响的分析存在局限,从而限制了政策回应的效果。本文不仅调查汇率对宏观变量的影响,也分析了汇率变化对企业活动的影响。
在3月份赢得了一场响亮的选举胜利,普京开始了他的新一届任期。然而,从那以后,他的支持率下降了近20%。作者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应对经济发展缓慢的选项有限,而且没有一个是好的。文章列举了四个选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本文中,作者对欧盟与北非之间的贸易协定进行了经济评估,认为人们对协定的普遍观点过于消极,并提出了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政策结论。
本文研究了消费金融在促进印度金融包容方面的作用。虽然印度金融部门正在迅速变化,但仍有大量家庭依靠非正式渠道来满足意外开支。本文还介绍了有关消费信贷对金融包容的作用的消费者调查的结果。
非洲的旅游业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因为该大陆自然资源丰富,并有潜力进一步发展文化遗产,例如音乐。本文旨在为商界领袖提供非洲旅游业最大机遇和风险的概览,讨论有效投资的趋势、动因、前景和战略。
华盛顿和东京在经济治国方略方面拥有互补性,应该努力更好地协调美日两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政策。强大的力量正在推动美国和日本进一步进行战略融合。
显示 12682 条中的 8141 到 81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