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Justyna Szczudlik和Damian Wnukowski发表题为《中国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的文章称,中国努力进军国外市场,但却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设限。该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当前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
2018年11月5日,美国重启对伊朗金融和能源等领域的制裁。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宣布,美国将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作者在文中对于11月5日生效的对伊朗的第二轮制裁进行了详尽的技术概述。
在25年前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谈判的所有问题中,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是最具争议的。对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权利主导了谈判过程,使被赋予生物多样性的南方国家与技术先进的北方国家对立起来。
2018年11月13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新加坡结束。在会议上,与会各方放弃了协定谈判年内达成实质性妥协的目标,并确认了把谈判延长至2019年的方针。本文认为,RCEP不会被轻易放弃。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Benjamin Creutzfeldt发表题为《中国投资拉丁美洲引来美国妒忌》的文章称,过去几个月中,从愉悦合作到贸易及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对抗,华盛顿对华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政治家片面认为,中国制造问题,最后还得他国出面解决。但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一个重要方面,情况恰恰相反:通过缩小所在国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中国的投资解决了导致世界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之一,并因此使得西方强国可以更容易解决其他全球威胁和危机。
罗伊研究所发表拉筹伯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Nick Bisley题为《澳大利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称,中国标志性的国际政策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与世界上几乎各个角落都连接起来,但这却与澳大利亚最富文化气息的城市墨尔本毫无关联。
讲中国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及其形成的中国新开放战略就是大机遇、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并正在开辟一个超大型的世界大市场。“一带一路”就是市场,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把世界经济推向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大市场。
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了阿里未来五年的大进口计划——阿里将集合数字经济体的力量,在未来五年实现全球2000亿美金的进口额。阿里在进口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世界各国和全球品牌对中国大进口战略的基本心态。全球品牌期待中国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时代商机。
目前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知识产权所有者垄断权给予回报(和激励进一步创新),这种方式效率低。垄断是低效的,会限制生产,产生超额利润,而且可能不会促进进一步创新。
欧盟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宣布成立一个法律实体,以保护在伊朗开展业务的欧洲企业免受美国制裁。尽管欧盟在应对石油制裁方面所能做的有限,但特设机构是其余签署国保持伊核协议存续的重要一步。
在印度,越来越多的客户将手机银行应用程序下载到智能手机上来使用银行服务。本文简要分析了印度利用手机实现金融包容性的表现。本文不仅揭示了推动移动银行使用的各种因素,也揭示了阻碍移动银行使用的因素。
9月初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经济合作行动中,第一次将“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前,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即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包括非洲国家的“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而实施这一转型,笔者认为至少要有五大战略创新。
美国正在向伊朗施加第二波更严厉的制裁,这个伊斯兰共和国不再像从前一样规避这些处罚。本文讨论了在制裁得到更广泛国际支持时,伊朗在协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前制定的许多应对方案。
过去几年里,印度的绿色债券被超额认购。这表明,无论是发行方还是投资方,都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兴趣浓厚。对于这种新型工具,目前缺乏集中的支持措施。为此,投资者仍将其视为高风险投资。
人们在研究与韩国主要企业建立区域生产网络(RPN)的东南亚韩国中小企业的近况时,需要有关东南亚韩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最新数据,以帮助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与制定政府支持政策。本文旨在满足这一需求。
本文建议伊韩两国应在投资和技术转让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此外,本文还特别建议,伊韩两国中小企业应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合作,以缩小现有技术差距并促进贸易多样化。
10月3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显示,中国在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从上期的第78位跃升至第46位,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经济体之列,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营商环境便利度得分上来看,中国从2018年的65.29分提升至73.64分,增长8.35分。普华永道认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勇进世界前50的经济体排名,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对培育创新和私营企业的高度重视,验证了“勇进者胜”的战略性眼光。
非洲内部移民具有促进贸易的强大作用,有助于扩大非洲内部产品和服务贸易,为非洲各国政府和各区域创造收入,同时可以应对非洲大陆更广泛的发展挑战。移民可以成为非洲大陆社会经济转型的催化剂。
“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正在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印度“东进”政策和和亚非增长走廊融合和竞争的舞台。然而,该倡议是否能够利用这一势头并抓住机遇,还有待观察。
显示 12679 条中的 8221 到 82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