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型是决定亚洲生产率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本文汇集了关于结构转型、全球化和收入不平等问题的国家案例研究的新颖概念框架和经验证据。
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节授权贸易代表对外国不公平的贸易行为采取措施。美国现在需要做的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夺回领导权,恢复历史上对每个人都有利的高标准,这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真正助燃林肯所说的“天才之火”。
亚洲国家每年需要投资数万亿美元,以提供维持交通畅通、港口贸易和工厂运转所需的基础设施,但该地区大多数国家一直都不达标。多边开发银行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比如,就创建适当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提供帮助和建议以及在潜在项目无法支持以商业融资利率定价的融资结构时,构建创新型“混合融资”解决方案。
2018年卢比相对于美元的大幅贬值导致了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问题。如果卢比进一步贬值,外国直接投资迅速撤离印度,整个经济形势可能会发生转变,未来数月V形复苏或陷入低迷状态。消费者行为、消费模式、企业预期及信心,以及政府如何控制支出,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考虑到当今粮食系统所面临的营养、粮食安全和环境挑战的系统性属性,本文更具体地侧重于生物创新在未来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如何开启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新篇章提供了初步想法,并允许探索更系统的治理框架。
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利用当前机遇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最好的准备?当每个城市都在寻找自己的答案时,本文中收集的例子旨在为各个城市提供灵感。
虽然私营部门正在将大量资源用于数字化转型,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据估计,2018年全球各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将花费1.2万亿美元,但分析表明,其中只有1%的努力实际上会达到或超出他们的预期。
作为数据战略的一部分,各国应该评估在公共部门治理实践和加拿大公共空间中产生的数据的市场价值,获取数据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管理,并利用获得的数据发展私营部门的新能力。
尽管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2018年可能会作为全球贸易治理特别困难的一年载入史册。世贸组织的谈判和争端解决部门现在都面临瘫痪的风险,这一主张本身就应该令人震惊,但在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更是如此——这种系统性失败的代价对各方来说都将是高昂的。
特朗普政府希望强制改变中国的贸易政策,但更高的关税也将损害美国经济,这就是对抗性政策为何可能在美国遇阻的原因。但美中贸易战结束的希望渺茫。
9月欧元硬币指数在经过七个月的下滑或停滞后恢复增长,从8月的0.47升至0.52。价格动态逐步改善的积极贡献超过了制造业商业信心恶化对该指数的拖累。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美中之间的经济紧张局势显著升级,两国关系缓和的可能性进一步受到质疑。美中似乎准备在经济上开始相互脱钩,这会令日本陷入困境。
循环经济包含了许多人们熟悉的概念,如低碳、能源和资源效率,并深入到生产和消费的核心。中国、芬兰、法国、印度、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国家循环经济路线图和实施计划。
2018年10月是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十周年纪念。这是自20世纪20到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压力考验,也是自二战以来对社会和政治体系最大的挑战。作者在文中总结出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得到的五个教训。
全球经济危机证明了大多数金融冲击都是良性的概念并不合理,并重提微观审慎政策需要配以宏观审慎政策的观点。这些政策发展被称为金融抑制,部分原因是在危机前市场应不受约束的观点受到挑战。
为在美国地方、州和国家层面创造有效的政策响应,有必要了解经济活动如何变化,以及与特定地方成功或失败相关的因素。
埃塞俄比亚不太可能完全停止使用吉布提的港口。在多哈雷集装箱码头周围开发有价值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可能能够确保吉布提的港口仍然是埃塞俄比亚海上贸易的中心,并将继续充当该地区重要的战略性国际贸易中心。
本文探讨联邦政府如何调整现有补助机制,使其更好地成为衰退期的缓冲力量和复苏期的平衡力量。本文提出一些改变举措,有助于联邦补助抵消各州潜在财政能力之间的差距,并对地区经济低迷和国家经济衰退作出更快的反应。
2018年8月初美国延长对伊朗的制裁,是对伊朗经济的又一次打击。自美国于2018年5月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以来,伊朗经济一直稳步走弱。然而,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很明显,制裁在伊朗以外产生了连锁反应。
9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巴基斯坦新政府对中巴经济走廊产生疑虑”。正好那段时间内,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在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二十余天的实地考察。他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旗舰,中巴经济走廊的成功也预示着“一带一路”未来的成功。这就是西方媒体为什么要拼命诋毁中巴经济走廊。实际上这种媒体报道无济于事,根本不会改变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光辉的前景。
显示 12666 条中的 8341 到 83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