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亚洲。26日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是,按照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理念加快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经济发展必将更加健康平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必然可期。
中新关系中创造“第一”并非偶然。在发达国家中,新西兰第一个同中国结束加入世贸双边谈判,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并实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第一个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中国首倡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一个举办全国性“中文周”。可见,两国关系一直走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
制造业具有很高的就业乘数,即制造业带来其他行业大量的附属就业。报告显示,价值一美元的制成品在其他经济领域又创造了1.34美元的价值。这是所有行业的最大“乘数”。这样的观点带来的印象是,同样的资金花在制造业上要比花在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上周末在德国巴登巴登的一次会议上,二十国集团(G20)明确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发生变化,引发很大关注。毫无疑问,这若延续到七月汉堡G20领导人峰会公报中,堪称重大变化。修辞变化并不预示着贸易战即将爆发,或G20共识将永久更改。
有媒体统计,仅2014年一年,李克强出访国家12个,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期间至少签署251项大单,涉及总金额至少1400亿美元,其中占比较大的是高铁、公路、能源和民生等领域。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4月中旬美国副总统将要来访的背景下对中国丝绸之路战略会作何反应,是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22-29日对澳新两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主要看点之一。此次访问的另一看点则是,李克强和自己的同行在会谈中能否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就尽快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达成一致。
2011年爆发的“阿拉伯之春”使埃及政权更迭,社会失序,原本是中东大国的埃及一度陷入衰退。近年来,埃及逐渐恢复元气,尤其是中埃两国关系升温,中国经验与投资带给埃及发展的新希望。近日,笔者访问埃及,调研开罗、红海沿岸等地,着实感觉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给埃及带来的实际利益,无疑是一轮对埃及版“改革开放”的大帮扶。
“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近40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近30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办,“一带一路”正日益呈现出七大新气象。
在实施多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本轮政策周期已经接近尾声。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自2008年9月份起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下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宣布回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考虑到全球经济仍复苏乏力,欧洲又发生了主权债危机,其他国家也面临着挑战,因此,中国采取渐进的方式向稳健的货币政策回归。
“一带一路”对内陆国家、欠发达国家尤其带来福音。这是笔者正在南亚巡讲的基调,得到首站尼泊尔上上下下的广泛认同。尼泊尔素有“亚洲瑞士梦”、“发展中国家梦”——从最不发达国家(LDC)变成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为尼带来圆梦希望。
从本质上看,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反对保护主义,以全方位开放进一步推动投资便利化,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因此,要算战略账、政治账,而不只是经济账。这是一条共商之路、共建之路、共享之路,遵循“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一带一路”建设必定会为打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印度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十分明显,其中的经济逻辑亦非常引人注目。但印度如何能在不挑战其外交政策基调的情况下上加入这一倡议还无法确定。现在,最好避免急急忙忙地赞成或舍弃中国的这一倡议。
由于尼泊尔和印度人民在边境地区的相互依赖,印度总理莫迪2016年11月8日宣布的废钞政策对尼泊尔经济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研究发现尼泊尔和印度的贸易和其他商业活动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本文围绕导致发生食品和营养安全问题的直接、潜在和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现金干预措施对这一问题的影响。鉴于现金干预措施对各种环境和需求超强的适用性和短期及长期影响力,作者认为在做各响应机制分析时应对现金干预措施予以关注。
日本需要通过与志同道合国家的合作为其他大型自贸协定的缔结做出贡献。如果美国希望与日本签订双边自贸协定,日本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接受这一提议。
我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正当其时,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营造多样化消费融合互动的良好生态,完善高效便捷的消费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行有利于消费集聚和实现的税收政策。
所有的海合会国家都在过去几年中发布了愿景声明,从中长期的角度描绘了其发展的渴望。这些愿景为海合会国家达成发展目标在当前和未来所需的政策行为提供了指导。
有研究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银行业的终结。但本文作者认为这样的结论并不成熟,特别是拿欧元区当前的情况来说。本文从银行规模、资本化状况、全球覆盖范围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于23日至26日在海南博鳌召开。作为亚洲和新兴经济体的主要对话平台之一,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将主题确定为“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本届论坛主体聚焦“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两个主题词,是因为全球正遭遇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
显示 12722 条中的 10861 到 1088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