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美联储首次加息,到现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不确定性,突显美联储无法再像危机时那样独立决定美国的货币政策。后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市场形成了风险与共的关系。这种风险与共,提醒美国尊重新秩序的力量——现在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左右全球市场。
即将在杭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是中国首次领衔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在中方的推动和协调下,会议将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在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等重要领域建章立制,在G20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上迈出关键步伐,为世界经济长期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贾晋京说,G20成立以来,主要侧重于通过周期性政策来解决增长问题,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在历届G20峰会上都得到了体现。好处是能够较快遏制危机的蔓延等,坏处是掩盖了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而近几届峰会成果体现出,G20正逐步向结构性政策转变,进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梁启超曾把中国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套用梁氏划分,当下的中国已到了第三个阶段,但中国社会恐怕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筹备、思想储备与心理准备。G20峰会肯定解决不了目前所有全球难题,但举办一场如此大规模、高影响力的全球峰会,对中国社会的磨炼与提升是相当有必要的。
如何创新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推动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这是B20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上半年经济增长排名表中,美国GDP实际增长1.4%,英国增长2.2%,新加坡增长2.2%。再看巴西,一季度GDP同比负增长5.42%……上半年保持着6.7%经济增速的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即将召开,这是中国外交历史上首次召开的级别最高、参与国家成员代表性最强的多边会议。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每个中国公民,这一峰会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东盟经济合作已经从东盟经济共同体(AEC)2015跨向AEC2025。AEC2025面临的挑战包括:非关税壁垒(NTB)数量增加,政府对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优先于贸易自由化;国家利益和区域利益不一致;国内层面实施的困难性;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亚投行投资的项目将包含来自其它多边开发银行的共同出资。亚投行或将在项目上占较大份额,并在经济上支持“一带一路”。有关“一带一路”的项目将占主导地位,加强地区和国家间联系的经济走廊执行项目或被优先考虑。另外,亚投行还可能同中国领导成立的新型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国有化绝不是应对英国铁路工业不足的解决方案,应当打破主导市场份额的特许垄断,并开启更多的轨道竞争。除了竞争性铁路政策,政府也应使亏损的网络铁路公司私有化,这样,同一家公司就可以既拥有轨道也运行火车,从而为政府节省数十亿英镑的开支。
乌克兰近期的一系列改革无人能及,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给乌克兰人留下深刻印象。确实,改革并不全面,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急剧下降。9月,乌克兰政府需要一个新起点。但愿它能修复其资产与收入电子申报系统,允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会传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了解欧元区危机中金融业动态方面起到了开创性作用。IMF是首个承认银行与主权间的恶性循环,并通过阐明银行业联盟的明确愿景作为关键政策响应的公共权威机构。在国家层面,IMF在金融领域所采用的方法在爱尔兰和西班牙是恰当且成功的;在希腊备用贷款安排方面效果有限;而在葡萄牙则不太引人注目。
自由贸易从政治角度总会引起争议。问题在于受益者是无形的,但失意者却近在眼前,这是贸易政治经济学的困扰之处。有效地帮助那些被贸易,或技术、管理方面的变化取代的美国工人,同时确保自由开放的贸易的整体利益,是任何行政机构都需要面对的政策挑战。
国家经济决策者应继续把能刺激总体需求的政策放在首位,如保持低利率、投资基础设施。但各市的证据表明,地方经济发展官员也应更认真地考虑他们想培育的岗位和产业类型,以便为还未享受复苏带来的重大经济收益的群体,尤其是黑人,保留和增加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如今,尽管TTIP的生命岌岌可危,仍有必要强调跨大西洋经济发展是健康的,它创造着每年5.5万亿美元的商业销售总额,并保障了大西洋两岸1500万人口的就业。即使TTIP的梦想燃起又破灭,这一现实依旧是跨大西洋合作的坚实基础。
P2P从来不是一个什么完全的新事物,其所蕴含问题也不完全是因互联网而起的新问题,虽然互联网或加大了信息取得的难度,但其问题本质一直都是金融市场中几十年来的存在,而且因经济发展、市场活跃、观念更新变得矛盾越来越激烈。
全球经济面临着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上一个周期的副作用短时间内难以消弭。从华尔街金融危机起,G7峰会已经失去全球经济协调者的角色。让新兴市场也参与全球经济决策,为破解全球经济的难题群策群力,是G20存在的意义。危机从美国开始,在欧洲激化,继而弥漫全球。危机中,中国是全球经济主引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高达25%。
G20成立本身就标志着,新兴力量的崛起改变了全球地缘格局。在G20之前,G7是协调西方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机制。G20取代G7,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正式跻身全球经济决策圈的俱乐部,与发达国家坐在同一张会议桌前,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无力掌控全球经济格局。
G20的执行力是目前G20机制的一个重要不足,但也不至于到非常致命的程度。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国际社会一直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过去国际法都没有。之前都是G7等发达国家来统治、治理、主导。现在发达国家话语权下降,G7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到全球治理中,这本身就是人类的进步。
人民币国际化,是事关老百姓钱袋子的大事。以海外消费为例,中国人到国外消费,很难用人民币直接兑换当地货币,在汇兑外币过程中,可能存在汇差损失。“这是因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认可度不强的缘故。”王文解释,要实现国际金融秩序的平等和民主化,G20峰会就是一个谈判协商的重要平台,本次峰会上的议题中也涉及到了这些内容。
在王文看来,不论是议题设置还是主题,都凝聚了中国长期以来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和智慧,也体现了中国兼顾不同类型经济体诉求的平衡立场。峰会主题的四个关键词,针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
显示 12672 条中的 12241 到 1226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