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绿色新政”、日本的“绿色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德国的“绿色经济”研究等都表明,经济的“绿色化”是增长的新引擎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在发达国家,绿色基金的发行主体主要是机构,尤其是美国在1996年成立了社会投资论坛,自此,绿色基金开始高速发展。
2016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7%,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73.4%、37%和负10.4%。这说明消费这辆马车的作用突出,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具有内生性的特点。中国经济6.6%以上的增速具有坚实的基础,不仅不会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而且会产生显著的带动效应。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国内农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目标层面需要放弃理想化政策措施,在现阶段通过将三元目标降为二元目标,即追求农业增效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任务的实现。
在一些问题上七国集团与金砖国家之间的立场分歧,以及目前大国政治与安全关系的紧张,的确为二十国集团的前景投上了阴影。但如果将二十国集团、七国集团、金砖国家与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关系联系起来,从全球治理行为体的多样性和全球议题的相关性看,则会对二十国集团已经取得的进展及其前景做出更适中的评价。
近期,日本养老金基金披露了2015年度经营情况,业绩亏损5.3万亿日元,朝野震动。在野党认为这是安倍主导的基金经营方针改革惹的祸。安倍上台后,2014年推动养老金基金运用方式改革,加大风险资产比例。同时等比减少债券比例。其结果盲目扩大股票份额,在遭遇世界股灾时,无法自行调节,最终酿成巨额损失。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最重要支撑力量。民营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民间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部门就是民营经济部门。民营企业立足私人产权,依托开放市场,践行契约自由,奉行责任原则。
由于监管缺位,线上线下的入市成本较低,从而使P2P变成了法外孳生和无序运行的“网络银行”——通过线下的虚假宣传P2P,靠出借人凝聚起庞大的资金池,然后再放出高利贷。由于资金池“建”在线上,且缺乏相应规范,出资者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等到资金链断裂,P2P平台或难以兑现支付,或者就从网上蒸发。
如今,绿色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最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者和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者,也在不断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绿色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实施绿色金融所必需的市场环境,而绿色金融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办法》的限额规定也有利于降低网络借贷风险,推动网贷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不过,随着资金存管、机构备案等配套制度出台,小网贷平台将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和生存压力,而大型网贷平台也得面对业务调整和转型的挑战,整个行业将迎来一段为期不短的调整期。
近年来,中国央行按照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原则,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倾斜。陈雨露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央行将把促进微型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作为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引导普惠金融发展。
亮点一,规定了网络借贷还是属于民间借贷(网上的民间借贷)。以往的民间借贷是双方行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双方行为。而网络借贷最大特点是加进了第三方的信息中介平台。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突出了这一点,并且把交易结构在《办法》中描述清楚。
最近有些声音认为G20峰会前中国处于外交低潮期,面临诸多挑战。我认为这并非真实情况。中国外交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好的。中国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东盟的谈判也即将实现突破。目前中国所面临的诸如“萨德”、“南海”等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中国与美国联盟体系的问题,是美国“重返亚太”导致的。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开发性金融,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开发性金融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世界各国中,中国当前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一流的。为什么中国能够把基础设施建得这么好,确实是值得总结和传播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独立评估办公室(IEO)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IMF内部管理存在缺陷。IMF执行董事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需要做的是接受IEO的评估,承诺进行改革,以确保所有IMF成员无论是在获取IMF资源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获得公正的对待。这样的改革的道路将是曲折的,但是IMF至少应做出姿态表明其正在努力应对出现的问题。
西班牙和葡萄牙财政赤字大幅度超出预定目标,根据稳定与增长公约(SGP)的规定,欧盟委员会本应该对其进行处罚。这种处罚很大程度上本也是象征性的,但是委员会似乎认为这种象征性的事情不值得去做了。
量化宽松时期,央行行长们可以就经济刺激举措达成一致的那种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日本央行行长重申不排除进一步下调负利率;英国央行行长则称 “不是负利率的粉丝”;瑞士央行行长认为其当前方法(包括负利率)是正确的;美联储主席耶伦5月对国会说,虽不完全排除负利率,但那将是最后的选择。
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的劳动人口中出现了更多年长者、妇女,且更为多元;由于持续的技术变革,对跨产业和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多;此外,被隔绝在贸易之外的领域的全球化在在劳力市场中产生了赢家和输家。但除非人口变化、技术变革且全球化趋势中的收益不均匀分享问题能够解决,很难想象就业领域能保持繁荣增长的稳定局面。
英国政府即将实施两项政策(16岁后的技能计划和学徒费)来应对技能缺失问题,但政策细节还未公布。这两项政策可能有助于向制造业提供技能更高的劳动力。不过,政府需要对政策进行微调为企业提供一个平台,以便基于雇员优势,储备满足企业需求的未来雇员。
一贯主张采取主流保守经济措施的IMF,近期多次发文建议日本采取全面的收入政策,以推动工资大幅攀升。日本似乎更愿意维持现有政策:强效的量化宽松;希望能使日元贬值的温和负利率政策;延迟预算赤字修正,以此提高增值税从而让消费者进入消费恐慌;以及按每年3%的增长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英国退欧是一场冲击波,但冲击效应释放缓慢,退欧过程之复杂、不确定性程度之高,以及英国和欧洲决策制定受到的政治约束抑制了冲击效应的释放。这场冲击波拖累经济增长,增大了不完整的欧洲经济联盟重陷危机的风险。
显示 12675 条中的 12301 到 1232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