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G20杭州峰会的预期成果,具体来看,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果值得关注:一、G20杭州峰会成立了贸易投资工作组,推动了贸易部长对话机制化。二、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方面,杭州峰会的贡献最为突出。三、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实质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合作和制度建设。
强有力的经济恢复需要财政刺激提振需求。融通性货币政策是经济恢复的前提,但是没有财政支持,货币政策自身也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央行也许能够快速将通胀恢复到预期目标。但当经济深陷泥潭时,不应将扭转经济大局的全部希望放在货币政策上。
叙利亚不再是,也不会再成为以色列在战争或和平时期的谈判对手。有一个变弱、破碎的对手不一定是好消息,黎巴嫩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叙以冲突出现合理解决方案的前景已明显黯淡。当然,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尤其是其与黎巴嫩的关系等其他元素也有影响。
如果拉丁美洲国家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拉美工业的状况将恶化,拉美国家利用反倾销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的能力将减弱。拉丁美洲可逐步采取措施,保证其与中国的商业关系给该地区带来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增长。
英国退欧的第一波负面影响正在冲击着欧洲的经济政策。由于害怕欧盟内进一步产生离心力,欧盟委员会决定不就葡萄牙和西班牙未实现约定的2015年预算赤字目标处以罚款。欧盟财务专员表示,此举是因为欧盟机构逐渐失去公众的支持。
中国将于9月4-5日在杭州举办G20领导人峰会,这将是该国的一次重要机遇,可借机展示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召集力,表明它的参与对解决全球性挑战必不可少。尽管这些目标错综复杂,但作为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的主导者,组织一场由很多人参与的G20峰会最为重要。
一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8%,但其最新预期已降为3.1%。尽管4%与3%的差别看上去或许不大,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生活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如果经济增长长期不温不火――影响很大。杭州峰会对改变这种局面不会起太大作用,但它使主要经济体的领导人会面并相互督促实施改革。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大伞之下,培育贸易与投资机会将成为G20成员的首要任务,而且三个全球性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在各自开发它们自己的跨国贸易路线计划。这些重大贸易计划可以成为国家间合作与经济增长的契机,但它们也可能成为未来冲突之源。
如今,G20迎来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时刻。危机应对,侧重于化解肇始于发达国家的国际金融危机;而长效治理,必然要面向73亿人,让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相信在中国积极推动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G20杭州峰会将更多体现发展中国家话语权、让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
从2016年起,G20的首要使命已转到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来,这就需要G20这个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平台具有长效治理能力。G20杭州峰会将是其从危机应对机制转型为长效治理机制的里程碑。当这种转型遇上“中国经验”,两者必然会发生“化学反应”,为世界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和提升。
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复苏乏力、贸易锐减,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的根源仍未解决。英国退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金融风险,分化货币政策需要协调,全球金融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房贷大幅增长有隐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表示,导致银行个贷上升有多方面因素,由住房市场点燃的个贷爆发十分醒目,这也是银行大力发展个贷的主动因素。“中国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大量购房需求使得房地产市场火热,城镇居民生活条件、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也给房地产加了一把火。”
“中国企业破坏了竞争”。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报道引用了当地一个律师的评论。他认为:第一,中国企业是个国企,背后由政府支持。不愁没有资金。第二,中国企业出的并购价格很高,“挤走了”其它国家的竞争者,显得不公平。文章还对海航的相关并购耿耿于怀,颇有微词。
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跌、美国商务部修正后的GDP数据低于预期,这些都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美联储年内可能加息一次,而且可能沦为为了加息而加息,“加息”这种外界干扰因素对中国的干扰也将越来越小。
人民币贬值预期及其连续贬值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是新情况,也是正常情况,是偶然,也是必然。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管理的难度,或来自于对于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担忧,也从根本上反映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信心不足。
“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都是硬骨头,仍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需要我们企业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实践,不断去创新,并进行持续的总结、评价和推广,但是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没有相应的评估机制。
欧元通过消除所有生产者的货币风险极大地推动了这样的生产流程,并使对跨国公司内部和竞争对手间的比较更为简单。欧元引入的政治因素首先在于欧洲在全球重要性的式微,只有由欧元将之统合为一个经济体,欧盟才能与其他重量级国家同台共舞。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于杰克逊霍尔举行的美联储年会上表示,“近几个月支持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情况增多”。她把此观点建立在“劳动力市场继续表现强劲”和“我们对经济产出与通胀的展望”的基础上。
客观而言,耶伦并没有说明美联储何时加息,全球市场对美联储加息依然持怀疑态度。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不足。美联储年内可能加息一次,而且可能是为了加息而加息——如果美联储年内按兵不动,美国经济复苏带给全球市场的希望也就破灭了。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各国央行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甚至出现了负利率,但仍然未能改变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这说明,全球经济秩序,尤其是国际金融秩序出现了严重的功能失调。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过度金融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显示 12786 条中的 12381 到 1240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