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000多年,由现代科技打通的新丝绸之路更加繁华,货物往来更为丰富,“钢铁驼队”——中欧班列也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纽带。
走进浙江省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的车间,一台台刚走下生产流水线的暖风机正在技术工人手中完成最后的质检程序,即将出口到波兰等欧洲国家。
日前,我国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出炉——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多种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外贸保持稳定增长来之不易,充分说明各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实施效果逐渐显现,有效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面对当下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福建外贸增长较快。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进出口14832.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2%。其中,出口9030.9亿元,增长14.2%。
10月26日,满载50车光伏逆变器、吸尘器等家用电器及配件货物的X8155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一路向西驶向德国杜伊斯堡,标志着全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顺利开行。
2022年1-9月,北京与西亚各国进口贸易超5000亿元,同比超过50%;1-9月,北京与东盟各国进出口近2000亿元。
乌鲁木齐海关26日发布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1723.1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1年同期(同比,下同)增长55.6%,高于全国增速45.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位,提前三个月超过2021年全年1569.1亿元的外贸总值,创2013年以来同期外贸最高值。
澜湄合作启动六年来,农业合作作为五大优先领域之一,实现了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的阶段性转变。水果是澜湄区域的重要农产品,中检集团严控果品质量关,为澜湄区域果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澜湄六国农业发展和贸易深化。
第13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自10月15日线上开幕以来,呈现亮眼数据,其中不乏新纪录。截至25日,229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万名境外采购商完成了注册;官网访问量3856万次,比上届增长近14%。
商务部10月26日消息,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794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94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6%。
10月24日,第五届进博会线上国家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动,邀请全球观众共同体验来自五大洲的视听盛宴。“数字进博”平台、创新孵化专区评奖等进博“云系列”活动也同日上线。
商务部26日对外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3794亿元,执行额94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2.6%。
10月25日,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获悉,今年以来,该港推动中非双向物流黄金大通道建设,高频次、高流量的海上运输为中非经贸架起“高速路”。
10月25日上午,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物捷三堆场里车辆往来穿梭,来自多个国家的集装箱正一个个吊装上即将发往二连浩特的班列。
满载120余吨茶叶的货车10月24日驶离伊尔克什坦口岸通关区,标志着中欧班列(渝新欧)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首发成功。该班列在重庆团结村车站发车通过铁路运至新疆,再转由公路运输由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预计办完海关手续离境后将在5-7天后运抵乌兹别克斯坦。
10月25日,从天津经开区获悉,截至10月24日,天津泰达综合保税区今年累计进出口值突破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2.8%,实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10月25日向中外媒体介绍称,第132届广交会自10月15日在线上开幕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和提升,为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稳外贸作出了积极
辽宁港口集团“沈阳东—大连港马士基全程单海铁联运班列”10月25日顺利首发。该班列从沈阳直达大连港后,将搭乘马士基欧洲远洋干线集装箱班轮发往德国不莱梅哈芬港。
25日获悉,宁波舟山港今年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量已超12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4%,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福州海关10月25日通报,今年前9月,共签发出口货物RCEP原产地证书3991份,签证金额16.4亿元(人民币,下同);放行自RCEP成员国享惠进口货物10.5亿元,帮助企业实现进口税收优惠约1398.4万元。
显示 21655 条中的 3581 到 36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