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泰国大使韩志强1日接受泰国媒体书面采访时表示,中泰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前景无限广阔。
10月2日,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传来好消息:一列装载20个标箱,运载品名为“瓷砖”的中老国际班列纳入开行计划。
日前,由陕西、广西两地贸促系统共同主办的陕桂贸促系统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商贸物流合作洽谈会在西安召开。洽谈会以“陕桂助推海铁联运 通道联动‘一带一路’”为主题,相关政府部门,物流、港口、贸易、生产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家以及商协会代表共70人参会。
记者从天津海关获悉,今年1至8月,天津口岸共发运中欧班列533列、57228标准箱,同比增长75.3%和75.1%,5月以来连续4个月同比增幅超75%。
9月29日晚,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天津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发车,该趟中欧班列承运了100个标准集装箱,出口贸易额1400万元,装载有洗衣机、洗碗机、空调等白色家电,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预计18天后到达莫斯科。此趟班列发运标志着“保税专列+中欧班列”模式在天津首试成功。
记者4日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青海作为鲑鳟鱼养殖中国唯一获准出口的省份,十年来产量超15万吨,2018年至今共出口7840吨。市场终端售价大幅上涨30%至40%,大规格鲑鳟鱼售价达每公斤90元(人民币,下同),产值同比增长近1亿元。
记者4日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获悉,截至10月3日中老铁路已开通10个月,累计发送旅客739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851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54万吨),开行的“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突破200列。
5日,一批从中国深圳到欧洲的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在新疆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完成海关报关申报后,通过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空中陆桥”过境到哈萨克斯坦,再转运到匈牙利海外仓,这是今年国庆假期期间霍尔果斯发出的第二十万票跨境电商货物。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称,当天10时,搭载50个集装箱、满载日用百货、汽车零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2019次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开出,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新疆铁路双口岸(阿拉山口、霍尔果斯)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突破一万列。
7日,办完边检手续后中国香港籍“东方斯堪的纳维亚”号货轮缓缓驶离洋山深水港,装载在集装箱里的1698辆名爵汽车将随船远渡重洋。
在贸易行业,叙利亚商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德里见证了中国发展模式的转变。他说,过去中国企业注重出口更多产品,在意出口量多少;如今的中国企业则更重视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在叙利亚,中国手机品牌已广为消费者熟知。
德国联邦统计局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8月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环比分别上升1.6%和3.4%。
俄罗斯财政部3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年1月至9月,俄主要石油品牌——乌拉尔牌原油出口均价为每桶80.58美元,与去年同期的每桶65.96美元相比上涨了22%。
9月30日,中欧班列(沈阳)首列跨境电商专列搭载来自德国的7.9吨洗护用品抵达沈阳,这是东北首次采用中欧班列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标志着中欧班列(沈阳)跨境电商专列成功实现进出口双向全模式运营。
国家外汇管理局3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8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0265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727亿元,服务贸易逆差558亿元。
9月29日,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主论坛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国际展望联合会全球顾问委员会轮值主席、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首席工程师汉姆·日泽(Hammam Riz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安徽自贸试验区两周年制度创新成果发布会29日在安徽省商务厅举行,现场发布两周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已9年时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开放司副司长张明29日透露,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
纺织鞋服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民生产业。福建省工信厅副厅长陈传芳29日介绍,2012—2021年,福建省纺织鞋服产业经济规模翻了一番以上,成为全省首个破万亿的产业,营业收入从4840亿元提升到1.16万亿元,居全国前五位。
日前,中国贸促会发布《第三季度外贸形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外贸企业信心预期明显增强,持续展现较强韧性。
显示 21655 条中的 3721 到 37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