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桂贸促系统要推动广西、陕西加强物流合作,携手发展多式联运,促进更多的商贸货物集聚通道,衔接国际运输,助力两省区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广西贸促会副会长伍娟27日在西安表示。
9月27日,首列“保石欧”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出发。该班列搭载有河北保定生产的箱包等商品,共计100个标箱,价值2092万元(人民币,下同),预计12天后达到莫斯科。
呼和浩特海关27日对外表示,尽管受全球疫情蔓延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总体来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韧性较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不变。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27日称,尽管面临外需放缓等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下半年仍有信心实现正增长。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27日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建设两年来,累计入驻企业2.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2993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10%的实际利用外资、4%的新设企业。
27日,“浙江出口农产品网上交易会(中东非专场)”对接活动在杭州举行。记者获悉,浙江与中东非地区70多个国家有农产品贸易往来,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4年的54.3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至2021年的88.6亿元。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近年来,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产业合作园,到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再到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国际合作,中国不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近日,应新华丝路邀约,波兰《论坛报》前总编辑彼得·加基诺夫斯基(Piotr Gadzinowski)在波兰主流媒体发表了题为《中欧桥梁——波兰》的署名文章,受到当地热烈反响。
作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重庆的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网络已然成形。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班列在沙坪坝开行的班次越来越多,沙坪坝也通过统筹东西南北“四向通道”,在以一域服务全局中,全力打造开放引领示范区。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有着得天独厚的通道、枢纽优势,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和商埠重地。“一带一路”建设是甘肃的最大机遇。十年来,甘肃抢抓机遇,努力走出一条从“内陆腹地”逐步到“向西开放前沿”的新路子。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是亚欧大陆桥的核心通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甘肃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甘肃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重要战略通道和物资集散地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节点枢纽作用有效发挥。
当地时间9月26日,前往上海的2022“中欧班列-进博号”从德国汉堡驶离。这已经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展品连续第二年从汉堡搭中欧班列直达上海。
近年来,重庆凭借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地理优势,持续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及有关地方常态化交流合作的渠道,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为抓手,不断提升与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的水平。
装载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品的“中欧班列-进博号”26日从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发车。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代表、汉堡市政府和汉堡港营销协会代表等到场欢送。
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日前在广西南宁落幕,马来西亚第二次作为主题国参会。
泰国博仁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院长高博吉·功巴拉迪鹏帕尼(Kobkij Praditpolpanich)日前在泰国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RCEP框架下的中泰经济发展》,在文章中探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于推动中泰双边经贸合作及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上海海关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继7月份之后,8月份上海市外贸额再创历史新高。当月,上海手机、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等多种商品出口均大幅增长。
载有1430吨石材的38006次货物列车26日14时许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麻城车务段麻城站驶出,5天后这批石材将抵达山东日照,再转海运发往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据悉,这是湖北麻城首次开行至山东日照的铁海联运列车。
记者26日从此间举行的湖北口岸物流开放发展峰会暨国际物流通道推介活动中获悉,该省将拓展武汉—宁波铁海联运、武汉—钦州南向陆海新通道、武汉—东盟散杂货直航、武汉—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等多个国际物流新通道。
记者26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前共同签署了《推进中尼贸易陆路通道经济合作意向书》,标志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入共建中尼通道合作工作机制,中尼通道合作省区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共建中尼通道西北省区支持格局已初步形成。
显示 21655 条中的 3761 到 37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