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湖南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1385.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1年5972.8亿元,增长了3.3倍,连续跨过“2345”千亿大关,近五年年均增长25.2%、居中国第1位,即将挺进千亿美元俱乐部。2022年上半年,湖南进出口额达3255.4亿元,同比增长25.2%。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柯良栋16日在南宁表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余年,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具活力的典范。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企业国际化布局趋势加强,国际贸易日趋繁荣,各方要不断提升商事法律领域合作,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RCEP协定落地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8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介绍,7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1517列、运送货物14.9万标箱,去程、回程及开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
《越南新闻》8月9日报道称,为帮助企业更好进入国际市场,越南正在推进制度性改革,而CPTPP、越欧、越英等新一代自贸协定将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
记者15日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重庆举办。本次大会,来自意大利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57家单位参展。其中,重庆市外参展单位占比达到51.4%。
据哈尔滨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50.6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1.9%,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
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陕桂海铁联运常态化班列14日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开往广西北部湾港。这是广西与陕西共享新通道发展机遇,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又一务实举措,为陕西内陆提供了一条稳定、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运输大通道。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创新发展的新渠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桥梁。
15日下午,作为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贸促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商会、陕西省贸促会承办的2022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西安)圆桌会在西安举行。
8月15日,值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洽谈会举办契机,江苏省连云港市在西安专场举行新丝绸之路合作交流恳谈会,100多位客商齐聚一堂,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共商新亚欧陆海联运发展。
15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专场发布会上获悉,云南持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5日,100辆福田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在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公司顺利装船,搭乘“海洛斯”轮驶往南美洲智利圣安东尼奥,创天津口岸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出口历史新高。
广州港集团15日发布消息称,广西至广州港南沙港区首趟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近日开行,全程铁路运距约1000公里,从柳州工厂送达南沙港用时仅4天,同比公路运输成本降低约20%。
据江苏省商务厅15日消息,2022年1月至6月,江苏全省累计进出口2635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0%,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累计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记者15日从天津海关获悉,据天津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份,天津海关签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原产地证书2230份,签证金额约9.05亿元。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15日表示,新华社作为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拓者、引领者,将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以专业力量助力海运贸易发展和大宗商品贸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专家认为,通过精准刻画港口大宗商品贸易变化,让港口航运、大宗商品和贸易高效联动,能为产业链供应链提供高标准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近日,由西安国际陆港集团下属西安国际陆港多联公司与NX国际物流公司携手打造,首列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日韩过境汽车海铁联运笼车班列在天津顺利发车,为常态化运营的西安国际陆港多联公司的整车运输产品和线路中又增添了新成员。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生产供给继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对外贸易增势良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12日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搭建全球招商网络,推动创新发展,新设立企业16886家。
显示 21631 条中的 4141 到 41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