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重点利用人工智能(AI)等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数据分析来改进传统农业模式。
韩国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处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中国正在大黑海地区悄然构建一个超越单纯商业活动的影响力体系。能源走廊、数字基础设施、自由贸易框架以及政治合作相互融合,使中国在欧亚大陆获得持久的影响力。
展望下半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注重精准和可持续性。货币政策预计将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通过降准、结构性工具配合政府债券发行,并引导资金流向科创、消费、绿色经济等新兴生产领域,以对冲房地产低迷及外需疲弱的影响。
随着在人工智能和5G网络等领域对领导地位的竞争导致供应链中断并推动技术自给自足,包括越南在内的国家面临紧张且充满挑战的环境。
中国对关键矿产拥有近乎全域性的主导权,这些矿产包括稀土元素。无论确切的定义如何,关键矿产涵盖众多对高端制造业与战略科技产品至关重要的原材料。
非洲零工经济面临重大挑战,需要解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过去60年来失败的钢铁保护措施所表明的那样,新的铜关税短期内不太可能显著促进铜生产回流美国,但必将对未来几年造成巨大冲击。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此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出中国在面临挑战时表现出的强大经济韧性。
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对国家经济和安全至关重要。但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并保持国际领导地位,其先决条件是在国内有效保护美国公民的个人数据。
目前,实现人工智能能力突破的途径依赖于积累和利用庞大的算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轨迹对全球增长和稳定有着深远影响。
卫星互联网是一个快速扩张和发展的领域。星链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千帆星座则雄心勃勃地想要挑战其主导地位,但未来几年该领域可能会壮大,也将更加多元化。
中国对人工智能治理的承诺不仅仅是寻求治理框架,而是服务于中国更广泛的全球抱负。
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数字资产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发展路径不相同。本文探讨了这些不同的发展路径、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形成发展的背景,并基于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监管实践,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
过去五年,阿塞拜疆已着手对其铁路基础设施和物流生态系统进行快速改造,旨在成为欧亚大陆的关键交通枢纽。
中国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扶贫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咸丰县的实践表明,专注于地方潜力的策略可以改变整个社区,并为仍面临重大社会挑战的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于7月6日至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此次会议正逐渐成为转折点,有可能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以及巩固多极经济秩序。本文分析了此次峰会的主要成果和实际意义。
《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是一套果断且切实可行的政策,让美国站到全球舞台中央,有助于维持美国技术创新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并将人工智能进步转化为国内外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探讨了美国药品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情况。
显示 503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