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治理既不会按照中国的指令也不会按照美国的指令,而是按照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发展轨迹影响下的国家共同利益。
美国对莫斯科实施的任何措施中,都留有明确的“余地”,以便为关系正常化提供机会。随着拜登政府试图在中国问题上形成牢固的欧洲-大西洋共识,这可能需要在对俄政策上与德国达成妥协。
如果美国希望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这些新兴产业中参与竞争,就需要更强大的半导体供应链。优势来自明智处理全球关系,而不是切断全球关系,试图走自己的路。
拜登政府将倾向于就技术的各个层面单独制定政策,而未考虑到更广泛的背景。拜登团队和民主国家显然需要对技术采取全盘战略,以确保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国家能够在技术的各个层面保持其优势。
在这场全球性疫情中,中国正在满足全球的需求,同时也在战略上从合作伙伴变成领导者,从全球商品供应商变成全球卫生和大流行病管理方面的主要专家。这种转变很可能会大大影响非洲政府应对新冠病毒的能力,尤其是如果本地生产的中国疫苗有助于纠正高收入国家(主要是北半球)的疫苗囤积和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话。
拜登执政后,力推具有鲜明自由主义特征的移民政策。但在美国疫情肆虐和右翼民粹主义势力强大的背景下,在全球反全球化浪潮和反移民势力的冲击下,以及在全球经济不平等的趋势下,拜登政府移民政策的落实具有一定挑战,前景也有赖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
“美国没有为人工智能(AI)时代的防卫和竞争做好准备。”3月2日发布的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最终报告的引言直言不讳。按其说法,美国需要开始在国家层面认真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以免被中国超越。提出全面的政策建议很容易,但实施这些建议就没那么容易了。
在中国看来,历史没有特别的方向。因此,没有尽头。没有哪种治理哲学原则会取得胜利。因此,与冷战时期不同的是,相互冲突的理念并不重要。效率——以及由此推理出来的——和谐才是唯一的美德。
经济学家们正在分析中国最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他们看到,中国在慢慢撤出针对这场疫情推出的刺激措施的同时,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有所增强。
2021年大西洋两岸反垄断机构都将目光投向大型科技公司。就在2020年圣诞节前夕,欧盟发布《数字市场法案》草案。该法案设立一类大型网络平台,称为“看门人”,并要求它们比其他网络公司履行更严格义务。
在新冠疫情下,美国已向本国经济注入数万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们担心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等溢出效应。
如果说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尚不明显的话,那么现在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没有全民医疗保障(或全民健康覆盖),要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三十亿目标”将是不可能的。虽然没有一条适合所有国家的通往全民医保的道路,但最近我们对中国和越南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许能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一些启发。
如果拜登真的认为他可以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来联合对付中国并确保北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在这个问题上,拜登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很可能被证明是一个重大障碍。
由于政府补贴和数十款新型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上市激励了消费者,欧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购买电动汽车,并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是,欧洲的迅猛增长严重依赖政府激励措施。分析人士警告说,如果政府取消激励措施,这种势头可能逆转。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的对外政策与两位前任特朗普、奥巴马都有所不同,他秉持一套复杂的理念来构建外交联盟。美国一些专家说,拜登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尤其注重联盟的作用,预计他会针对不同的涉华议题构建不同的联盟。
近年来,中国取消了备受争议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人们生两个孩子。但经济学家们说,随着出生率下降和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促进人口增长还需要进行其他改革。
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建立一个民主国家联盟来遏制中国,他犯下了一个严重错误。美国和中国都应尽自己的职责保护全球共同利益,而不是争夺全球主导地位。
中国在研发方面的巨大投入和努力为该国的经济崛起贡献良多。就在2007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美国企业数量是中国的6倍。而到2018年,中国已经接近美国。
中国的雄心正在悄然上升。国务院上周发布的一份指导意见承诺到2025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未来十年将会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来扭转两个世纪以来对碳的依赖。本周,我们可能会终于开始逆转潮流。
美国的傲慢自大始终是个危险,但夸大恐惧亦是如此,这会导致过度反应。中美双方必须警惕误判。毕竟,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往往是我们自己犯下的错误。
显示 5029 条中的 3681 到 37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