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从大流行病中“恢复得更好”意味着一些人意识到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但是,我们需要的变革不仅局限于建设现代基础设施或放开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私人投资。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实际上是重新塑造——全球政治,这样各国才能更有效地合作,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美国面前没有不共戴天的敌人,也不再领导一个所向披靡的联盟,而且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远比对抗获利更多。
超快时尚品牌设计了一种购物体验,让消费者感觉衣服好像变魔术一样从哪里冒出来。购买方便,送货快捷,无摩擦的交易让人觉得这些产品本身就是昙花一现——来得容易去得也快。当然,衣服不是凭空而来的。超快时尚带来了高昂的环境成本。以这种规模和速度生产服装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美国政府现在就像一只恐龙——体型庞大,行动迟缓,身体大,脑袋小,防范周密,远离普通人,对国家面临的真正挑战反应迟钝。
拜登政府寻求通过宣告“美国回来了”以恢复美国领导的联盟,但是美国的朋友和敌人都对美国这种新承诺有多大价值提出质疑,因为特朗普主义很可能卷土重来。
近20位联合国人权专家呼吁美国政府采取广泛的改革措施,以结束警察暴力和大力解决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问题。
在特朗普之后,美国人一定不会允许自己的国家以高尚的理由为名做坏事。美国没有“回来”,我们不应该希望它这样“回来”。拜登的任务不是恢复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而是在世界的新位置上领导美国。
在整个拉丁美洲,各国政府都迫切想要获得新冠疫苗,并视之为摆脱这场已重创经济并造成数十万人死亡的疫情的唯一出路。但拉丁美洲并没有向美国寻求帮助,迄今为止,各国所依赖的是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美国新一届政府似乎为开启美国与印度医疗合作的新阶段提供了一个恰当时机。当前的疫情教训可以清晰地提醒人们,需要更好地为未来的疫情作好准备。在这方面,建立美印战略卫生对话可能会发挥作用。疫情也为美印两国解决贸易争端、共同创造医疗创新产品和技术提供新动力。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认为,中美将长期陷入战略竞争,这构成了全球地缘政治以及国际经济的新背景。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反映中国、美国和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通过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建立和维护地区安全秩序,但中国正在挑战这一秩序,通过“一带一路”这样的经济策略倡议拉拢泰国和菲律宾等美国盟友。为了维持美国在亚洲的实力和影响力,拜登政府应当加强与该地区的经济接触——特别是在东南亚。
作者认为,全球化已经结束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特朗普总统任期破坏了全球化的信誉。此外,全球化并没有依照美国模式在政治上改变世界。大量证据表明“民主国家”的繁荣已经停止,并且正在逆转。未来世界将出现两种彼此竞争的政府模式:拉平模式和利维坦模式。
美国和欧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能力最强的经济和安全共同体。今天,这个共同体面临各种趋势的挑战。如果不加以制止,这些趋势有可能破坏这一至关重要关系。不仅对北大西洋地区,而且对世界各地其他国家造成危险后果。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到来提供了一个机会,以扭转这些趋势。
随着更多国家开始扩大自己的接种项目,以及未来一年接种人数的增加,新冠疫苗证书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工具,帮助监测和管理疫苗接种推广,并使国家经济回到正轨。
尽管最初的雄心是建立密切外交政策和防务关系,但欧盟政治和英国脱欧后谈判不利于在该领域达成全面协议。外交政策和国防不太可能单独回到议程的前列。与贸易或渔业不同,公民不会直接感受到这一领域的有限合作。
近年来,美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获得半导体技术,同时提高美国引领芯片设计和生产的能力。围绕半导体的技术竞争也不仅发生在中美之间。作者指出,技术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脱钩趋势不仅会对中国造成破坏性的经济后果,也会对那些努力摆脱对中国企业依赖的国家造成损害。
在2020年美国大选之后,欧盟委员会发起一项和平使命,似乎是想重新设定跨大西洋经济关系。它提议成立贸易和技术理事会,以便双方能处理引发分歧的一些关键问题。它还宣布,将在2021年2月份公布一项改革WTO的提案。在这份文件中,许多内容都会是美国官员乐意听到的。
零和的方式不仅会损害中国的利益,也会损害美国的利益。贸易战已经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并将美中关系复杂化,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正在恶化这场新冠疫情。如果拜登真想对北京采取新的政策,那么眼前的任务不是“极其激烈的竞争”。美国对华应该以诚恳但务实的外交政策为中心。
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寻求联合美国盟友,共同针对中国,但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增长,美欧团结将是困难的。
拜登政府应该吸取50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教训:现实地关注保护美国利益所必需的地缘政治目标是最有效的,而实施政治工程以推广美国价值观的努力则是最糟糕的。
显示 5029 条中的 3701 到 37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