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旗帜下,中国已成为东南亚主要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出资方。这促使其他主要大国重新关注东南亚的可持续基础设施议程。作为回应,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三国正在积极寻求协调自己调整后的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旨在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三边安排的一部分。
美中两国应该在六个领域寻求合作:分享最佳做法以阻止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尽早开发出有效疫苗;提前为疫苗的批量生产和全球分销做准备;协助它国家抗击疫情;管控的债务危机,并抗击发展中国家的饥荒;以及维护全球贸易,优先发展供应链和国家战略储备的多样化,而不是实行经济民族主义和效率较低的生产形式。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国际上对发展中国家新冠肺炎数据的响应严重不足。二十国集团国家已同意让一些最贫穷国家暂时停止偿付债务,国际机构也提供了一些紧急资金。这还远远不够。
海洋产业至少占全球GDP的3.5%,经合组织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海洋,全球超过3.5亿就业岗位与海洋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使海洋经济处于危险之中。旅游业、航运业和渔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都在下降,失业率很高。海洋部门的许多雇员是女性和低收入者,因此社会影响极大。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南美国家正处于社会经济困难和不确定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拉丁美洲的经济增长率将为-9.4%,南美国家也不例外。根据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疫情影响将比1930年的危机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更大。
尽管距大选仍有数月时间,但2020年选举周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那些传统的总统竞选措辞———承诺一个更美好的崭新未来———被人喊得震天响。 然而,尽管作出了种种竞选承诺,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仍然存在。即使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前,美国就已面临一个日益严峻的战略困境。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财政和货币刺激工具重振日本停滞的经济。但他提出的“实现结构性改革”工具除了让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外,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功。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给日本提供一个机会,通过数字化转型扩大结构性改革。这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一些成本,但有望在长期促进经济增长。
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将需要大量国际投资来采取气候行动,以便向低碳且气候适应性更强的未来过渡。印度需要以能够承受的价格使用化石燃料,需要保护自己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鉴于加拿大的政治稳定性和法治性,印度可以通过投资加拿大石油公司来满足这些需求。
当前能源领域的现实是,在未来的许多年,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仍将是化石燃料,而煤炭仍将是全球工业化的主要燃料。低排放能源技术的加入将作为对化石燃料进一步投资和依赖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可负担能力、安全性和可靠性仍然是大多数国家最关心的能源问题。
政府机构、私营企业和大学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努力,开发新冠肺炎疫苗。虽然这是阻止疫情传播的关键公共卫生措施,但确保任何疫苗或治疗对所有人都有益仍然很重要。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女性的健康需求,对女性来说治疗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而且与阻止病毒传播的目标背道而驰。
印尼可以重建一个更繁荣、更有恢复力和更具包容性的经济。这种转变需要强有力的高层领导和承诺,这种承诺已经在低碳中期发展计划中体现出来。这一转变还需要跨部门和省的参与。能否从低碳复苏中获得立竿见日的效益,将取决于低碳政策实施的雄心程度。
如果G20能够在政府最高层展现团结、协调和协作,不仅能够加快成功应对疫情,而且还将产生超出疫情本身的积极影响。峰会的成功举办,将表明各国领导人能够克服分歧,协调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同时也将为疫情后的世界发展铺平道路。
非洲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使用的增长是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和多样化的关键。尽管这些动态可能会给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带来好处,但数字市场固有的缺陷意味着这些好处未必能真正实现。本文研究了非洲国家的一些数据治理问题。
SPARK是一个支持年轻人获得教育和就业的非政府组织,它委托兰德欧洲公司进行一项调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中东和土耳其中小企业的影响。它还探讨了中小型企业在大流行病中生存下去所需的支持。调查发现,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以及土耳其接受调查的中小型企业中,有79%的受访者称疫情对公司的总体影响是负面的。
世界正处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初期。这将是一个呈指数级变化的时期,是互联网数字革命的第二章,也是更具颠覆性的一章。历史上,技术通常领先于制度、规则和规范。这种巨大的变化预示着全球治理中存在非常危险的差距,影响着经济、社会和未来战争。
以色列和海湾国家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对手,但近年来双方关系日益密切。作者追溯了多年来以色列与海湾地区关系的发展,概述了阻碍关系正常化的因素,并建议决策者如何以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帮助深化合作。文章还讨论了该地区最新面临的两个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和以色列可能吞并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
技术变革和数字化的新浪潮正在改变贸易,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挑战。美国企业将生产移出中国,美国禁止在中国进行技术贸易和投资,双边执法机制将对全球贸易及治理产生颠覆性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抵制几乎肯定会加速“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这将导致贸易和投资模式出现分歧。
世贸组织不涉及西方国家争端的裁决往往被西方政府和媒体忽视。不过,其关于卡塔尔-沙特和俄罗斯·乌克兰的两项贸易裁决值得全球广泛关注。因为这两项裁决否定了美国打着国家安全名义在贸易中为所欲为的言论基础。这预示着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裁决。
越来越多的公司抵制通过Facebook发布广告,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进展。2019年,Facebook的700亿美元收入中,有98.5%来自广告,所以毫无疑问,Facebook正在关注这个问题。作为回应,Facebook和其它一系列社交媒体公司开始改变它们对待仇恨言论、虚假信息和极端主义的政策。抵制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自治成功,而是民主治理失败。
在宣布将允许华为在英国5G网络中发挥有限作用数月后,英国改变主意。这是白宫方面阻止华为国际扩张(尤其是在欧洲)的重大胜利。本文分析了英国180度大转弯背后的两个因素。
显示 4912 条中的 4321 到 43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