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纳入量化宽松企业债券购买的考虑范围,不仅在财务上是审慎的,还可能有助于释放增长,并带来强劲、可持续、包容的经济。各国政府有充分的理由采取气候行动。
2020年5月初,美国天然气基准价格超过了欧洲和亚洲的同类价格,使美国天然气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天然气。这一情况出人意料,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没有理由让美国的天然气溢价交易太久。欧洲和亚洲的价格迟早会恢复到相对于美国的溢价水平。但价格可能不会回到过去十年的水平。
在疾病和死亡蔓延的情况下,商品供求急剧下降,失业率飙升。全球各国政府正在部署的第一轮救援支出重点是维持企业和家庭的流动性、改善民众获得卫生服务和基本用品的机会,并向数以亿计受到严重影响的民众提供援助。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计划下一轮刺激支出,重点是创造就业和刺激经济复苏。
数字化转型过程正在推动商业模式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创造新的财富来源,颠覆现有财富来源,并重塑商业活动发生的环境。所有这些发展都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为了让世界贸易组织适合在现代的创新密集型、知识型和数据驱动型经济中监管数字贸易,本文描述了在更广泛的多边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面临预算赤字不断增加及由此导致的公共债务增加,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维持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45%的法定债务上限。在这种情况下,把政策重点放在将债务控制在合法水平可能会损害财政可持续性和发展目标。
在人们应对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健康和经济危机的同时,危机的独特环境释放一波创新浪潮,并促使监管政策放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国会可以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帮助研究危机期间法律法规如何抑制或促进创新和适应能力。
随着世界迅速变化,美国对外援助也需要适应新现实。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美国援助,不过,对于将资金和专业知识投资于何处以及如何投资,美国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重新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但与中国和俄罗斯竞争日益激烈是主要推动因素。
许多知名人士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进行“特别提款权分配”,帮助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大多数专家看来,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但一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利益相关者对此表达了担忧,尤其是在这个问题上拥有控制权的美国。
在大西洋两岸,新冠肺炎疫情给业已脆弱的社区带来了巨大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在此时显得脆弱不堪。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似乎正在消弭。各部门具有包容性的领导人应采取行动,打击虚假信息,为边缘化群体发声,并以包容性复苏的名义重申跨大西洋关系。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和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玩一场紧张的扑克游戏,赌注是美国石油业和美国与沙特的联盟关系。沙特王储对美国石油业,美国国家安全以及特朗普的连任前景构成威胁。迄今为止,特朗普牌技高超。作者认为,在全球石油销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沙特应放弃维持其市场份额的决心。
中国启动一个大规模计划,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武汉多达1000万的居民进行检测,旨在消灭新冠病毒和让紧张的民众安心恢复正常活动。如果该计划取得成功,中国短时间内在一个城市检测的人数将与美国在5月中旬之前累计检测的人数相当。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实现十七项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这种情况表明,人们需要有应对全球挑战的共同框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所有目标,各国需要有集体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进展。
欧洲生活的各方各面几乎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极大影响,只有一个例外——英国和欧盟之间艰难的谈判。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疫情的全球暴发、各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只会让英国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可能为英国在2020年底达成无协议脱欧提供新的谈判要点。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初始阶段,但疫情及其应对措施已经对军事创新造成巨大的损害。虽然船舶、飞机和车辆的制造仍在继续,但由于演习取消、实验推迟和实验室闲置,美国军方开发新技术和新战术的步伐正在放缓。
在努力控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大量公共基金和慈善基金,以尽快推动对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和疫苗研发。但大规模生产疫苗并进行全球供应所需要的资金数额是无法通过传统的捐赠和慈善承诺来筹集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应对这些挑战的新机制。
全球遏制疫情扩散的限制措施可能导致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低迷。疫情已经对能源行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能源使用量将下降6%,可再生能源行业也未能幸免。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加大力度刺激经济,有两件事是明确的:应投资于增强公民健康和福祉的项目;必须着眼于降低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美国经济正努力从新冠病毒引发的衰退中复苏,当前最不需要的就是价格长时间下跌。美国是否会像上世纪30年代那样陷入债务-通缩陷阱,还是会像2008-2009年那样避开通货紧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暗示,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非常温和。作者希望,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相对乐观情绪不会招致自满、致使各国作出不那么有力的回应,也不会导致国际社会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作出不慷慨、充满条件的回应。
在直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继续提供其它卫生服务之间取得平衡是决策者面临的普遍难题。这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决策者尤其具有挑战性,这些国家的卫生体系已经面临处理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的巨大需求,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能力和资源限制。
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导致印美双方在贸易方面采取更多目光短浅的举措。但是,这次疫情表明印美商业关系深厚,但在紧急情况下又有些脆弱。两国可以设法加强商业联系,以便更轻松地度过这样一场危机,而这将有利于两国的企业和员工。
显示 4912 条中的 4461 到 44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