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具有独特优势。对美国能源安全而言,西半球不可或缺。无论是在资源禀赋、国家需求还是能源挑战方面,该地区能源状况不尽相同,但也面临许多共同挑战。美国可以在能源部的领导下发挥带头作用,把西半球各个伙伴召集起来。
在石油需求下降之际,沙特决定增加石油产量并以很大折扣价格出售石油,这对石油市场和股市造成冲击。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商业和旅游活动,对供需同时造成冲击。沙特的决定可能会对波斯湾两岸,以及巴基斯坦、中东和非洲之角依赖海湾阿拉伯国家提供财政支持的国家都造成严重经济影响。
鉴于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欧盟应继续强调减少自身的贸易壁垒。欧盟可以从海湾地区着手。今年是重启欧盟-海湾合作委员会(GCC)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大好时机。自从2009年双方间谈判破裂以来,海湾地区发生很大变化。双方若达成自贸协定显然将加强双边经济合作,增加双向的贸易流。
美国和伊朗及其代理人之间的最新一次冲突对任何一个相关国家来说都发生在最糟糕的时期。所有报道都表明,伊朗目前正被新冠病毒疫情击垮。该病毒也在美国稳步蔓延。伊拉克局势更加脆弱,也受到这种病毒袭击。
作为第一个受到新冠病毒袭击的国家,中国的流行病模式和行动以及其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综合影响可能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些有用的见解。作者认为,新冠病毒疫情首先是人道主义危机。许多人和家庭遭受了痛苦,并将受到世界范围内意外损失的影响。这将对世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及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日报道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经验。
近年来,中国对印度军事升级和增加巡逻的直接反应是在地面巡逻方面有所缓和。甚至此后的激烈对峙也只是对边境基础设施作出的反应,譬如铁皮棚子和争议地区的道路建设,因为双方都认为这些对他们的边界声索至关重要。大体上,中国的反应可被认为是中国希望保持与印度的军事紧张不要升级。
特朗普政府的非洲战略源于对中国在非足迹以及对美非经济关系的误解。作者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排挤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投资模式上,中国寻求资源的倾向表现明显,但这更多是因为非洲拥有相对庞大的、投资不足的资源禀赋,而非中国试图垄断大宗商品市场。
新冠病毒似乎正在非洲缓慢地传播,但好消息是,虽然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病例数量仍然很少。尽管如此,这种疾病对非洲的经济影响可能比其他地方更为严重。
诚然,美联储无法阻止新冠病毒对经济供给面的打击,既不能挽救旅游业,也不能弥补失去的工作日时间,但美联储所能做的是防止供给方损失产生额外的需求方损失。货币紧缩,包括由于美联储在经济状况恶化时不作为而出现的被动紧缩,会降低未来利率。通过现在的降息,美联储实际上已经储备了弹药。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在《专家谈新冠病毒对能源行业的影响》一文中展示了该中心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项目的多位专家关于新冠病毒对能源行业影响的看法。其中,高级副总裁Frank Verrastro表示,需求遭破坏持续的时间和程度不确定,加之供应仍在增长、库存水平不断上升,这些因素将共同推迟油价显著改善的时间。
《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有用,但对于增加美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单凭这个方法还不够,它忽视了非洲内部自由贸易的优势,以及非洲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对彼此的好处。为了实现目标,美国应与肯尼亚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将提供一个巩固美国与非洲务实接触的机会。
新冠病毒已导致中国和更广泛的东亚地区经济活动放缓。全球油价已经下跌。这开始影响非洲石油输出国。虽然石油在非洲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正在下降,但许多政府仍过度依赖石油获得收入。
为了在美国境内预防和应对这一流行病,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当前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但各级政府要与私营部门合作。
2019年,特朗普总统呼吁美联储降息,以使美元贬值。本文利用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来探究:若这位总统的愿望成真,可能会发生什么。研究表明,由利率下降带来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的一般均衡效应可能导致各种意外后果,其中许多与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阐述的目标矛盾。
德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对数字业务监管最严格的国家。该国的数字反垄断法草案在政府管控方面开辟新天地,赋予德国联邦卡特尔办公室无与伦比的权力,使其能够没收中美科技企业的专长和资产,阻止技术进步。这有可能导致德国在数字成就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新冠病毒暴发扰乱中国经济,并且正在全球蔓延。这种疾病的演变及其经济影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让决策者难以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加以应对。为了更好地理解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未来一年可能如何演变的七个不同情景,分析了不同情景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作为西半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巴西有独特的机会来探索新途径,深化双边贸易与投资关系。为了加强两国经济一体化,本文列出了美国和巴西短期内可以利用的关键机遇,以便为实现长期目标——包括达成自由贸易协定——铺平道路。
在危机时刻,经济政策制定者最好是抱着最好的希望,做最坏打算。在新冠病毒疾病威胁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之际,这个建议再合适不过。况且,倘若新冠病毒真的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传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弹药已所剩无几。
外交关系委员会(美国)高级研究员Stewart M. Patrick发表题为《同病毒长期斗争是未来可预见的前景》的文章称,新冠病毒现在被正式命名为“COVID-19”,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揭示了人类对有毒病原体的脆弱程度。作者认为,新冠病毒的暴发远非异常,这或是未来的常态。
显示 4809 条中的 4561 到 4580 条结果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