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议会日前休会,决定推迟批准与美国签署的千禧年挑战公司协议(简称MCC协议)。值得警惕的是,MCC协议一旦获批,尼泊尔将被纳入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
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前10个月进出口贸易数据。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美贸易总值3.95万亿元,增长23.4%,对美贸易顺差2.08万亿元,增长18.9%。在美国对华大幅加征关税3年后,中美贸易增长依然强劲,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依然庞大,这大概是当初的特朗普政府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这正说明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
来自欧洲各国和欧洲理事会的最新外交政策战略文件和印太指南,反映了欧洲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和战略参与者的新主张。
如今,大型科技公司与国家开始等量齐观,在地缘政治影响力方面可与国家相匹敌。这些公司正日益塑造政府运作的全球环境。
进入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成为全球性话题。中国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7%。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6.6%。10月底,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较9月底上涨了33.3%,“菜比肉贵”让不少居民深有感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COP26)在延期一天后于13日闭幕。会议完成了持续6年之久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达成了相对平衡的政治成果文件“格拉斯哥气候协议”等50多项决议,为《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美国商务部十一月初要求全球各大主要芯片厂商提交包括库存、销售额、客户等敏感信息在内的数据,引起国际舆论哗然。三星、台积电等据称已经提交相关信息,但都否认涉及企业核心机密信息。而美国英特尔、德国英飞凌以及荷兰恩智浦等企业目前还未明确宣布是否已经提交数据。
“啪!”随着官员手中的木槌落下,掌声响起。这一刻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是2001年11月10日。20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约17.4%。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专家吴靖表示:“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和世界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中国表示希望在制定国际数字经济规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并批评美国试图利用国际秩序来遏制中国。
过去20年来印度外交政策的重大变化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新德里与华盛顿的靠拢是有限度的,这也是很明显的。至少有五大因素阻碍美印建立一个真正的军事政治联盟。
美国和中国周三承诺将在这个十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少甲烷排放和逐步淘汰煤炭。专家说,这一承诺可能将成为与会国家在本周晚些时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结束时需要公布一项更强有力协议的推动力。
倘若美国为获得针对北京的临时战术优势而牺牲对外政策的核心成就,那将是一个错误和历史悲剧。
在拜登政府检讨其对华贸易战略之际,它应当毫不犹豫地取消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关税。在我们致力于结束新冠肺炎疫情之际,这样做将为美国经济提供它在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推动力。在物价缓慢地持续攀升之时,取消关税还将削弱一个关键的通胀因素,有助于减轻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中国新冠疫苗继续在全球各地取得成功。目前,在各国国家医疗部门批准的25种疫苗中,有7种来自中国。这是创纪录的数字。而且还有5种中国疫苗处于研发和推广阶段。中国疫苗产业的迅速崛起无疑表明,未来几十年引领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将是中国。
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一项促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的计划来增强欧洲的外交影响力。该计划将为新公路、铁路和数据网络建设提供400亿欧元担保,以此作为欧洲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 但欧盟委员会的战略文件到目前为止的融资承诺规模还太小,无法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匹敌。
目前来看,中国会是这场斗争的相对赢家。再过10-15年,美国也将不得不承认先前就已变化的力量对比。
微型多边主义——地区主义加剧造成的附带结果——似乎正在成为今日之秩序。近期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阿联酋、印度和以色列外长举办的虚拟会议。尽管“新的四方安全对话”宣称只有有限的安全日程,没有明显的军事成分,但它看起来的确有战略上的弦外之音,意在合围与遏制。
地缘政治斗争正在按照集团的利益进行,现在的焦点已经转向北极。欧盟、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斗争转战格陵兰岛这一新的财富之岛,并且有理由相信它的重要性在未来几年会不断增加。
从气候变化到国内失业,美国统治阶层通过指责中国来转移责任。但中国的贸易做法对美国工人造成的伤害要比美国政府失职造成的伤害更少。美国的贸易政策无法解决美国数不清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分析人为全球变暖问题的主要原因——矿物燃料造成的污染——之后,北京并没有像华盛顿一样愚蠢到通过限制使用“肮脏”的矿物燃料来惩罚充满活力的中产阶级。相反,北京寻求率先开发可持续的替代燃料来源。中国正在思考如何在不破产的情况下走向绿色。
显示 2256 条中的 881 到 90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