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方再工业化和“塞尔维亚2025愿景”国家战略对接持续深化,中塞经贸合作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取得丰硕成果,推动塞尔维亚成为中东欧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和标杆。
无论是匈牙利的“向东开放”战略,还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有助于提升国家间互联互通水平,都在以贸易、投资等多种形式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
当地时间5月2日,中匈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匈牙利ATV集团首席执行官科瓦奇围绕媒体在匈中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力发表致辞。
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财务官迈雷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空客在华发展历程是法中两国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典范,架设起欧中合作的桥梁。
“中国在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科技创新促发展部门负责官员张丽萍日前在日内瓦接受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
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共建国家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日前在雅加达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印尼和中国当前关系很好,双方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未来两国合作和交流将继续深化。
“中国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消费者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不断引导我们发掘更多合作领域。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应毅表示。
加斯帕尔说,中国的优先事项是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增长。在他看来,积极推动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中国政府一贯的举措。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安全网等财政措施为家庭支出提供支持,有利于中国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
德意志银行集团管理委员会委员、亚太、欧非中东及德国首席执行官慕文泽表示,德意志银行集团坚定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将中国视为全球网络布局的重要一环。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尔夫·奥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将成为支撑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和黑山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机制下合作成果丰硕,切实增进了两国人民福祉,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范例。
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成为共筑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的务实之举、特别之举。
洪都拉斯外交部长爱德华多·恩里克·雷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洪都拉斯和中国建交只有一年,但双方已在众多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深化的双边关系为洪中合作共赢打开了机遇之窗。
洪都拉斯总统府事务部部长鲁道夫·帕斯托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洪中建交这一年创造了许多“首次”,众多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洪方希望以洪中建交一周年为起点,两国关系能够继续向前迈进。
前,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多位高管受邀出席,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宏观经济等领域就行业发展趋势分享独到见解和专业洞察。
泰国国家研究院泰中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苏拉西·塔纳唐告诉新华社记者,近年来中国车企在泰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并设立工厂,不仅带来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带来了管理经验,有助于泰国逐步成长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今世界面临着很多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积极影响,亚洲加快区域一体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显示 1009 条中的 441 到 4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