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大多容易受到天气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若要大量引入可再生能源,供求必须达到平衡,要实现这一点,储能技术不可或缺。目前主要使用锂离子电池等蓄电池来储能,但其寿命只有10年,长期来看成本较高。
当欧洲人建立电池和电芯工厂时,他们就会感受到通往独立的道路还有多远。因为甚至在电池生产机械制造方面,中国也是全球领导者。
在本周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在短短10分钟内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高达90%的方法。科学家们说,这种方法进入市场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但其标志着一种根本性转变。
中国对碳中和的承诺是当局将经济从出口和高碳产业转向服务业和环境保护的一大力证。是否有投资机会能够利用中国的这一转型?箭头确实指向那个方向。
能源转型是21世纪许多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而顺应的一种趋势。因能力和资源不同,各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氢被认为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所构成挑战的一种能源。中国认识到氢对其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性。2022年4月,中国公布能源科技创新5年计划,强调在氢能生产和使用方面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英国石油公司(BP)等海外石油巨头纷纷收购新能源企业。这是因为油价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量增加。除欧洲企业外,此前对可再生能源等持消极姿态的美国企业也开始采取行动。各企业将加快转变依赖化石燃料的盈利结构,但股市对难以产生短期利益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评价不高。各企业努力在促进脱碳和争取最大利润之间寻求平衡。
握有全球光伏发电行业市场八成份额的中国各大企业仍在竞相投资增产。不仅是各国承诺实现碳中和刺激光伏行业需求大增,而且发电效率更高的新产品也即将实现量产。计划和建设中的追加产能相当于每年新建340座核反应堆。
中国一直希望民用核能项目能够为解决能源挑战提供经济且低碳的办法。根据“十四五”相关规划,中国将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沿海核电项目建设等,到2025年,希望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随着全球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持续上升,非洲为世界提供了获取重要天然气资源的机会。
在创纪录的热浪推高用电量并影响节能减排之际,中国开始转向“虚拟电厂”来协调和稳定全国的电力供应。
屋顶太阳能设备在能源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德国联邦政府正在讨论是否给新建筑物规定强制安装太阳能设备的义务,而一些联邦州已经实施了类似措施。中国在这方面曾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但近些年来,中国经历了太阳能繁荣,也启动了一个创新试点计划。
中国的工程师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技术突破,从而可能结束中国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并有助于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在太阳能和风能发展领先世界的情况下,中国计划加快发展步伐。不过,洪水、干旱和粮食供应问题让当局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农田保护问题。
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否使美国工人受益?哪些工人将受益最大?到目前为止,由于衡量问题,有关绿色能源就业的证据一直有限。本文使用由劳动力市场分析公司Burning Glass Technology公司收集的美国几乎所有发布在网上的工作岗位数据,创造了新的绿色工作衡量标准。
尽管过去两年英国半导体行业面临挑战,但英国仍缺乏对该行业的长期战略规划。没有围绕其获得半导体的有效战略规划,英国的能源转型将面临风险。
禁止出口原油的不当建议会导致能源成本急剧上升。政策对化石燃料发现、生产和运输投资的抑制,意味着预期未来供应将下降,预期未来价格将上升。这意味着,当前价格会随着对未来更高价格预期而上涨。禁止石油出口将是在已经伤害美国生产者和消费者政策基础上又一项不正当政策。
欧洲现在似乎正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一项研究试图量化俄罗斯完全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的潜在影响。该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短期内很难完全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作者认为,如果供应完全中断,将给欧洲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提出一种新优化模型,国际绿色氢贸易模型(MIGHTY)。这是研究可再生氢生产、消费和国家间贸易的优化模型。MIGHTY支持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对各国和地区在未来可再生氢市场中扮演潜在角色进行战略分析。
欧洲越来越关注其南部邻国。但这也伴随着一系列地缘政治挑战。作者认为,在寻找非俄罗斯能源供应的过程中,欧洲转向其南部邻国是正确的。
在石油市场上,私营部门的作用比人们想象的要小。能源转型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国有石油巨头的行为。
显示 1839 条中的 521 到 5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