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中的首要战略目标是成为连接中亚、南亚、中东和中国的海陆能源通道,以在地区性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中成为一个类土耳其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巴基斯坦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谋划修建两条能源管道,一条是将中亚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阿富汗输往巴基斯坦直至印度,另一条则是将伊朗的天然气输往巴基斯坦和印度。
由于种种原因,石油价格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滑。这些因素包括中国能源需求下滑,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以及核协议后,伊朗石油生产恢复,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为了防止气候变暖,削减化石燃料消费,进一步降低了需求前景。
《南亚水资源、生态系统、能源跨境合作》一文中表示,南亚国家共享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河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这些河流及支流流经七个国家,为10亿人口提供水资源,灌溉数百万公顷的田地,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文章指出,尽管南亚各国政治和经济各有差异,但围绕水资源的合作是可行的。
福岛核事故之后,各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重建核电站的信心,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包括重新评估标准,建立更高的安全和保障标准,更迅速的应急机制,并发展同行评审,以证明其符合标准。
长期以来,伊朗一直利用这一关键通道制造威胁,尽管并没有真正实施威胁。但是多个区域安全威胁凸显了从中东北非中转能源面临的威胁问题,需要有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作者认为,可以从基础设施、机构和市场这三个方面来缓解能源运输中断的风险。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Madison Freeman在《欧盟必须整合网络安全措施以保护能源资产》一文中说,2015年12月,对乌克兰电网发起的一次复杂的网络攻击导致电力中断,导致近22.5万人无电可用。此次攻击使用的恶意软件被追究到俄罗斯团伙身上,这让此次入侵成为网络攻击威胁的现实版本,令人惊愕。
煤炭是亚洲的主要能源,而中国与印尼分别是其主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多年来,中国与印尼维持着巨大且互利的煤炭供求关系。然而,2015年,中国―印尼煤炭贸易由于两国新的政策和经济诱因而直线下降。
《英国退欧对能源与气候政策的影响》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Antony Froggatt、Thomas Raines和Shane Tomlinson于5月26日发布。文章认为,英国能源市场与欧洲邻国深深的融合在一起,把英国从欧洲的能源网络中剥离既不可能也不可取。英国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遵守欧盟市场、环境与管理规定。
巴黎气候协议使能源决策者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在满足民众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朝着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迈进。每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不同,除低碳化外的许多其它因素亦将塑造能源行业的未来。本文论述了能源技术、投资和地缘政治的关键趋势将如何影响欧洲和世界的能源政策决定。
全球经济紧缩的另一个标志是原油。8月13日,近月WTI原油期货合约跌破42美元/桶,为2009年3月以来首次。知名金融博客Zero hedge指出,Double Line的Jeff Gundlach1月份的警告或将应验。Gundlach警告称:“我希望不会跌向40美元,因那表明除了经济之外,世界上定有非常、非常错误的事情在发生。说白了,那就是地缘政治的后果可能非常可怕。”油价急剧上升与下降,与全球的经济危机等有密切关系。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BRENDA SHAFFER在《来自石油价格的经验教训》一文中表示,自两年前石油价格进入下降通道以来,全球石油价格近期首次上涨到至50美元/桶,似乎预示着这轮价格探底已经结束。作者认为,从过去两年的石油价格动态中,可以获得重要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在防止或解决未来能源中断方面。
传统上,石油得到的补贴最多,当多年前油价每桶超过100美元时,对石油产品的补贴占据了全球GDP的2.5%,也妨碍了政府将款项用于其他优先发展事项,比如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此外,这些补贴也并未利及贫民阶层,亚洲仍有4.25亿人口缺乏电力供应,20亿人口通过烧柴、炭和庄稼杆做饭取暖。
显示 1812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