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些企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及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等工作部署,深入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光伏发电是扶贫的有效举措”重要批示精神,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大力探索精准脱贫的新举措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为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模式,湖南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智库联盟联合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成立了“绿色发展课题组”,对一些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与建议。
海湾地区对能源的需求伴随着能源密集型的消费方式和低下的能源利用率。海合会国家政府需继续推进节能项目,并推出多种计划减少浪费,为将来的能源需求做好准备,并最小化其社会经济扩张对环境的影响。
面对美国在太平洋日益增强的军事存在,中国正在努力巩固其地缘战略地位。中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经济外交仍是中国在该地区活动的核心,中国也已经偏离其以不干涉为基础的传统政策,并已经在外交和安全舞台上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中东北非地区能源出口和转运安全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关注。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了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供应和运输通道的关键薄弱环节,其中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枢纽以及一批重要管道。文章还对可能性中断对全球经济以及中东和北非国家本身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2015年,中国―印尼煤炭贸易由于两国新的政策和经济诱因而直线下降。中国近日执行的空气污染与气候缓和政策使得煤炭需求大幅减少,而与此同时,印尼也推出了限制出口,促进经济和煤炭产业本土化发展的新政。这些政策将中国―印尼煤炭供求关系推向了新的方向。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四大洲50多个国家,集中了俄罗斯及中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资源国。仅中东地区石油已探明储量就占世界的48%,产量占世界30%以上。仅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占世界60%,产量占世界34%以上,为能源合作打下有利基础。
文章表示,即使美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在一些区域安全问题上并不能达成一致,双方也应该更好的推动石油之外共同经济利益的发展。尽管美国对海湾地区能源依赖已经大幅下滑,但现有的商业往来机会也可以让双方受益。从长期来看,美国对中东能源依赖度日益下滑以及非石油经济利益扩张对双方来说,可能是因祸得福。
《伊核协议:中东核扩散的前奏?》文章指出,全球防止核扩散制度已经相当有弹性,过去25年中没有新成员进入核俱乐部。但观察人士认为,这种局面可能会改变。我们有可能步入“连续扩散”期,尤其是在中东地区。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两次提到了沿线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这种合作正在从单边走向区域,对于能源公司来说,投资海外再次迎来新的政策机遇。
文章表示,2011年,利比亚革命导致全球石油生产降低了近2%,并且相应的提高了石油价格。中东北非地区能源出口和转运安全对全球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一直备受关注。在本文中,作者指出了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供应和运输通道的关键薄弱环节,其中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枢纽以及一批重要管道。
作者合理评估了印度为实现气候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者结论认为,印度面临的挑战数量众多,不仅在能源部门,且深植于政府结构内部。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问题将最终阻碍莫迪总理目标的实现。
在能源与金融互动发展过程中,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与合作,同时也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比如能源企业上市、发债、引资,政策引导创投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投资,能源金融产品创新(包括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创新),以及能源定价权、能源交易结算体系、区域性能源合作组织等宏观性参与。
近期的一些与能源领域相关的进展,比如关税政策的调整和UDAY能源改革项目的开展,显示了印度中央和各邦政府正在为确保全体人民的能源使用而努力。其中值得讨论的一个方面是政府对迷你电网的认可。这一政策认可了为投资迷你电网提供条件,从而保障“最后一公里”能源送达的重要性。
本文对美国如何利用其快速增长的能源资产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尤其针对中国与俄罗斯)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并提到沿线各国之间需加强能源方面互联互通的合作。能源资源合作不单是海外投资的政策机遇,更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沙特阿拉伯能源政策不大可能会出现改变。新部长将有可能延续当前的政策。在六月份即将召开的OPEC会议上,沙特王国预期将依然不会做出减产决定。作者认为,沙特决心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不被对手--不管是伊朗还是俄罗斯,亦或是美国页岩油夺去。原能源部长实施低油价策略以保持市场份额最大化,新的领导人似乎更加热衷
阿塞拜疆天然气将通过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进入意大利,该管道将意大利、希腊、阿尔巴尼亚与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相连。欧盟意图利用跨亚得里亚海天然气管道将欧洲的天然气市场变成一个买方市场,此举引起了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反弹。
巴基斯坦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中的首要战略目标是成为连接中亚、南亚、中东和中国的海陆能源通道,以在地区性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中成为一个类土耳其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巴基斯坦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一直谋划修建两条能源管道,一条是将中亚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通过阿富汗输往巴基斯坦直至印度,另一条则是将伊朗的天然气输往巴基斯坦和印度。
由于种种原因,石油价格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滑。这些因素包括中国能源需求下滑,美国页岩油产量增加,以及核协议后,伊朗石油生产恢复,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为了防止气候变暖,削减化石燃料消费,进一步降低了需求前景。
《南亚水资源、生态系统、能源跨境合作》一文中表示,南亚国家共享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河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这些河流及支流流经七个国家,为10亿人口提供水资源,灌溉数百万公顷的田地,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文章指出,尽管南亚各国政治和经济各有差异,但围绕水资源的合作是可行的。
显示 1829 条中的 1801 到 182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我的铁路风景”第二季活动优秀文化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