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北非地区的能源依赖型增长,无论是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还是石油化工生产和全球炼油业务,都将对亚洲经济的变化、新技术和效率创新十分敏感。如果不对补贴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结构性改革,现在对债务融资的依赖将使未来面临艰难的财政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称中国为“地球温室”有些言过其实。人均GDP在12000-16000美元阶段的国家每年的人均排放量为10.6吨。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14000美元,而人均排放量仅为9.3吨。在同一发展阶段,中国人均受污染的程度也远低于西方国家。尽管如此,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与该国GDP的快速增长依然让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
美国国内首批先进的商业化反应堆有望在2026年左右建成,在全球的商业化部署应不迟于2030年。尽管俄罗斯、中国、韩国或其他国家可能会部署得更快,但从长期市场角度来看,美国在早期项目中取得成功并开发市场领先的技术,从而证明美国能安全、及时地建设和运行这些新系统并能承担相关费用,这非常重要。
2019年5月14日,沙特阿拉伯的两个石油管线增压站遭到无人机袭击,据称是由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实施的。这是一次复杂的行动,此次袭击发生在该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尽管伊朗方面否认,但此次袭击表明,伊朗对于美国对其加强石油制裁,以及特朗普政府对德黑兰施加“最大压力”的政策,做出了精心调整的回应。
5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批准了新版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学说。同时,2012年11月份的学说确认无效。新学说的发布向北约和欧盟发出这样的信号,即俄罗斯认为他们在能源领域的行动对俄罗斯不友好。
石油分析师警告称,近期对石油市场有影响的地缘政治事件数量异常之多。美国石油生产——即使在最佳状态下——可提供安全保障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委内瑞拉和利比亚等主要产油国内部冲突继续若隐若现之际,多地石油设施又遭遇小规模“破坏”,今夏要阻止油价上涨可能会越来越难。
阿联酋和沙特石油基础设施遭袭事件让全世界意识到,中东局势不稳定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安全风险,区域紧张局势的升温正在加剧这种局面。对沙特和阿联酋来说,它们需要对建造的基础设施予以保护。对于世界各国政府而言,这些事件提醒人们,美国页岩油革命无法解决波斯湾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增长,光伏和风能最具活力。从2007年到2017年,光伏和风力涡轮机的全球发电量增加了9倍(仅欧盟就增加了4倍)。可再生能源的动态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电网数字化为波兰和欧盟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出人意料的是,中国也是清洁能源发展的全球领导者。不幸的是,这种对绿色能源的支持还没有扩展到中国的海外能源基础设施开发项目上。
5月起,印度完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以配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无疑,美国对伊朗制裁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并牺牲了印度。印度现在发出的信号是,它愿意放弃伊朗给自身带来的优势,以换取与美国更紧密的联系。希望已经有人考虑过印度这种改变的含义及可能的后果。
本文估算了土耳其风电项目的资本成本。分析发现,土耳其风电资本成本的上限为12%,并不高于东南欧国家。然而,受不利的宏观经济条件影响,2016年至2017年以土耳其里拉计价的土耳其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支持计划的成本增加了46%。作者认为,土耳其当局对现有支持计划的持续承诺对土耳其风电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除了对欧洲国内议程进行彻底改革,欧盟还必须调整其外交战略,加强全球领导力,以应对气候变化。这涉及投资双边合作(欧盟-中国、欧盟-印度等)、将自由贸易协定与雄心勃勃的气候承诺联系起来等。欧盟还应利用七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等全球治理机构,加大控制能源消耗的力度,并停止对传统燃煤电厂的投资。
凭借地理优势,沙特可以顺利实现经济转向可再生能源,并保持其在全球能源行业中的关键地位。不过,如果沙特继续依赖中国发展太阳能产业,而同时不对美国经济造成间接损害,那么它就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微妙的平衡。
特朗普政府在豁免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可能会在未来几周令市场每天再减少50万桶或更多石油。尽管市场预期美国石油产量将上升,沙特可能增产,但油价会继续对供应中断保持敏感。如果油价开始大幅上涨,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
最近,对于从伊朗购买石油的国家,特朗普政府决定终止豁免政策。这一决定的战术意义——增大伊朗经济压力——可能有限,但其战略意义将超越中东,损害到友好国家,比如印度。
在2009年1月的天然气危机发生十年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关系处于另一个转折点:当时签订的合同将于2019年12月31日终止。虽然欧盟委员会促成的三方谈判已于2018年7月启动,但关于这一关系的未来的真正谈判预计不会在12月前开始。未来几个月至关重要。
上天、巡地、跨海,工程科技支撑了“一带一路”上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建造和运营,解决了众多复杂的技术难题,助推了各国经济发展,为相关国家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18年)的数据,2010年至2017年间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了70%,而陆上风电项目的安装成本在2010年至2016年间下降了19%。作者认为,各国应该尽早开发和部署低碳技术,脱碳战略应特别强调学习的好处。
尽管对“北溪2号”存在分歧,但跨大西洋联盟仍然有许多共同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该分歧不应阻止美国和欧盟在其他领域的能源安全方面取得进展。无论“北溪2号”是否发生,美国和欧盟都必须共同努力,以减轻过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和俄罗斯地缘政治欺凌的影响。
丹麦、德国和意大利的经验证实,生物甲烷是一种独特的可再生燃料。与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严格的成本比较,容易忽略其在多功能性、可储存性和可调度性方面的优势。除发电外,生物甲烷被认为是使运输部门脱碳的合适选择。澄清沼气和生物甲烷对能源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长期作用,是确保完全政策一致性的先决条件。
显示 1818 条中的 1241 到 12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