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最近预测,油价将永远保持在较低水平。从长远来看,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将保持最近的增长趋势。而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将因环境压力和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兴起而受到抑制。因此,在全球需求方面,这些前景与过去几十年类似。但在全球供应方面,页岩油产业的出现改变这个游戏。
被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或工业4.0的物联网(IoT),有望通过优化运营、资产绩效管理、降低能源成本等手段大幅改变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已从早期消费者导向的物联网应用中获益。尽管物联网应用存在缺点,本文旨在找出亚太地区为何应重新考量物联网在提供巨大机遇和社会效益方面的重要性。
特朗普总统重新谈判《巴黎协定》的主张并不可信。而且,没有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已有特定的概念。在他明确采纳一条新的且不同的路线之前,特朗普的言论是在分散人们对当前美国真正发生的事情的注意力——美国正在破坏气候行动和应对这一全球挑战的国际合作。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2017年上半年最大的电力来源是煤炭。风能和太阳能仍是小众来源,发电量约为煤炭和天然气的七分之一。与煤炭有关的岗位不只在煤炭开采行业。煤炭与钢铁业、运输业和制造业岗位也有关。
难怪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在发展新电动汽车方面落后于其全球竞争对手。幸运的是,美国的一些州和城市仍在引领潮流。
大约四分之一的印度人口依然享受不到现代电力。这些人大多生活在不易于与中央电网连接的农村偏远地区。向没有电的地区供电及向间歇供电的地区补充电力已成为政府的中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已成为创新能源系统和融资结构的实验室。
印度主要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都受到水资源可用量的威胁。分析表明,水资源稀缺对印度火电行业及其投资者构成真正的财务威胁,也危及印度发电量。对水的争抢和水诱发的停电可能会造成发电商、政府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紧张。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干旱的频率与强度,而社会经济发展会加剧当地的水资源竞争。
美国内华达州突然改变电价使企业投资冻结,同时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同样,2016年蒙大拿州的公共服务委员会取消之前针对小型太阳能和风力农场的保障价格,导致太阳能开发者重新考虑很多本已经规划的项目。吸取这些教训,美国各州在调整电力价格时应该牢记一些关键原则。
由于缺乏环保公信力且影响甚微,作为再生能源凭证的来源担保体系受到了指责。当前来源担保工具的相关立法导致来源担保市场过度供应和重复计算的问题。这使希望生产可再生电力产品的供应商陷入虽然合法、但在环保层面受到质疑的境地,最终制约了可再生电力的生产。
共享自动化电动汽车是可能实现深度能源脱碳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替代方式的成本效益还有待证实。单凭低碳一个因素,无法确保充电式电动车取得成功,充电式电动车以较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才是其真正的出路。
过去十年,在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水域发现的大型海上天然气资源引发如何让这些天然气进入市场的持续争论。固定的中游资产和管道是把天然气运出该地区的关键,而各种输出途径都有自己的挑战。最近塞浦路斯政局发展态势以及该国统一谈判破裂后土耳其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进一步缩小了选项。
东南亚正从能源出口向能源进口地区过渡,这对各国政府构成挑战,它们需要调整能源政策和监管环境。这也促使它们进行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投资,以适应地区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鉴于国家石油公司在东南亚一些主要能源生产国的重要性,它们将会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住宅建筑构成了巴林建筑群的绝大部分,占总能耗的76%,未来几年能耗预计增长3%。本文优化分析的部分评估了翻新个人住宅和整个国家建筑群的潜在益处,以及应用相应措施和技术,改善建筑行业能效可以带来的利益。开发并执行更加严格的能效规范有可能提升新建筑群的能效,年耗电量将降低320多千兆瓦时。
在灌溉部门中,地下和地表水抽取、农业灌溉技术和农业机械都需要使用能源。水和能源间有内在联系,但关于量化灌溉系统中能源使用的信息有限。本文总结了量化越南高效灌溉系统中水和能源利用的试点研究的成果。
因美国遭遇石油供给直接中断的风险降低,特朗普政府已传出缩减石油储备的信号。但是,缩减石油储备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后果未被充分考虑。减少储备将加剧当前全球储备覆盖不足的情况,有可能增大全球市场面临的供给中断风险。若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缓冲库存的主要来源,中国将获得一个新的、重要的全球影响力来源。
在宏观经济层面,煤炭选矿会带来经济效益,控制污染程度。选矿还会增加印度煤炭的附加值,提升市场销售。但是,国家层面的煤炭选矿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往往无法转换为企业层面的收入效益。因此,这项政策需要获得公众的支持。
从二十国集团(G20)汉堡峰会传出的新闻集中于可预见的、先已决定的美国态度,即拒绝参与有关《巴黎协定》的共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消息可能是:美国的立场实际上强化了国际气候共识;国际社会关于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的立场日渐成熟;美国能源和气候政策轮廓已开始浮现。
欧盟委员会针对“欧洲共享清洁能源”一揽子计划提出了电力行业风险筹备的监管要求,旨在加强各成员国在预防和管理电力危机方面的合作。当前各个国家的应对之法存在分歧,欧盟委员会的这项提议讨论了国家风险筹备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些原则和事后危机评价,促使强化合作的利好进一步增强。
为应对国内能源需求增长,印度政府计划将煤炭产量从2014-2015年的6.07亿吨增加到2019-2020年的15亿吨。这需要促进国内经济活动,增加制造业占GDP的份额,从而改善就业前景、扩大电力接入。
在俄罗斯和德国之间建立贯穿波罗的海的新管道的计划带来了一连串的经济、法律和政治问题。德国政治家面临着选择的困境。该项目似乎有利于德国自身,但是将使德国东部邻国的天然气供应情况恶化。“北溪2”(Nord Stream 2)管道项目可能破坏欧洲能源合作,大幅提高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中东欧的影响力。
显示 1839 条中的 1641 到 166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