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旨在管理大型科技公司“自我优待”行为的《互联网创新与选择法案》在美参议院以16票赞成、6票反对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
美国与盟国或仍未就如何遏制中国的科技雄心达成一致。事实证明,单靠美国一国无法控制半导体产业。
本文通过关注可再生电力基础设施,研究了英国能源转型面临的网络风险。
欧洲政策制定者将需要更加关注将全球长期升温幅度控制在1.5℃,并确保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做出充分的承诺和采取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在2022年底在埃及举行的下一次缔约方会议(COP27)之前完成。
欧洲有的国家认为,与美国团结一致不容商榷,这是外交轴心,而有的国家则认为,可以与美国作盟友,但这并不意味着结盟。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中国有时是合作伙伴,有时是竞争者,有时是对手。但争夺世界领导权不是欧洲的目标。这是美国的目标,而且只是美国的目标。
2022年和2023年,德国建筑行业的销售额预计将继续强劲增长。总体而言,德国经济研究所预计,2022年德国建筑量将名义增长近13%,2023年为6%,达到5850亿欧元。
中国的元宇宙将如何演变?清朗、监管、合规和无加密,这是专家们的看法。
鉴于当前的气候危机,作者建议有必要采用过渡性融资方法,国家开发银行可以使用过渡性融资产品来更好地协调全球资金流动,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
2021年是混乱加剧的一年,也是疫情的第二年。2021年是旧世界秩序继续瓦解的一年,新秩序的轮廓开始出现。
欧盟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可以被概念化为“多层次”的行动。多层次性是指干预国外危机的两种相互关联的方式,欧盟在所谓的危机和冲突综合方法中对此进行了阐述。
在2021年9月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会晤中,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外长们表示倾向于恢复与伊朗的核协议(JCPOA)。这表明沙特和阿联酋对伊朗采取了更加和解的态度。这种转变可能对中东的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亚洲地区秩序正在发生变化。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正在下滑。中国的力量在崛起,世界贸易和投资重心正从美国转移到中国,东亚地区新秩序正在以中国为中心形成。
近期,美国和伊朗进行了数月的间接谈判,旨在恢复该协议。这些会谈未能提供相互遵守的框架。未来几周若谈判仍陷僵局,美国及其盟国或转向强制外交甚至军事行动,伊朗核计划和地区局势将升级。
2022年对非洲来说或许将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南非议会可能遭到纵火袭击,马里军政府想将过渡期延长5年,苏丹总理阿卜杜拉·哈姆杜克辞职——让军方再次完全掌控局面,都在提醒人们非洲民主的脆弱性。
自冷战结束以来,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之间关于安全的辩论已经从传统的军事或国家安全转向更广泛的安全概念——例如,包括“人类安全”等概念。最近,人们普遍认为“大国竞争卷土重来”,甚至重新担心大国战争。同时,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安全”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经济和卫生政策等其他领域。
尽管受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影响,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仍致力于向度假者重新开放。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旅游业占该地区GDP的12%以上。出于一个简单的原因,鲜有中国游客出国旅游,即中国推行的“零病例”政策。
中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字节跳动传出消息拟整体裁撤投资业务,这在全国投资界来说并不是大新闻,但对字节跳动未来的发展和经营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举措。
中国出台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实质可归纳为一项明确精准的任务——提升中国境内外交通可达性。中国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元宇宙的潜力。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于佳宁说:“元宇宙成为新一轮全球数字创新竞争高地。”他认为,即使这一概念仍处于起步阶段,它也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大事件。
为促进进一步的气候行动,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德国打算推进一个“合作和开放的气候俱乐部”。这是一项重要且充满希望的举措,通过将国际碳红利引导回较贫穷国家,以支持其清洁转型,其潜在效益可大大增强。然而,这一努力绝不能止步于G7。
显示 5600 条中的 2361 到 238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