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的权力更迭并没有改变大欧亚棋局上的博弈规则。美国对主要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延续性显然高于变革性。美国的伙伴和对手们只能在特朗普留下的棋局上接着出招。
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新政府如何处理跨大西洋关系的不确定性冲淡了欧洲对选举结果的欣慰之情。本文列出美国针对处理跨大西洋关系可能采取的3条路径:良性忽视模式、主导模式和主要改革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被称为数字化转型的“伟大加速器”,技术处于各国应对危机的最前沿。过去一年的经验表明,技术治理必须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既保护个人权利,又致力于公共事业。
通过代表各成员国统一采购疫苗,欧盟希望确保成员国有公平获取疫苗的机会。欧盟与新冠疫苗生厂商签订疫苗供货协议,但之后多家西方疫苗生产商推迟向欧盟交货,欧盟的接种进度明显落后英国、美国等国。疫苗推迟交货不仅会影响所涉国家,接种速度较慢还可能削弱公众对欧盟及其国际地位的支持。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2020年国际入境人数下降了70%-75%,旅客减少了10亿人次,消费减少了11亿美元。这是金融危机后2009年旅游消费缺口的10倍。而且,即使出现有效疫苗,旅游复苏看起来也遥遥无期。经合组织预测,旅游业将成为“最后一个恢复流失需求的经济产业”。尽管如此,前景并非一片黯淡。
2月15日,帕特·基辛格正式成为英特尔新一任首席执行官。从某些角度看,帕特·基尔辛格掌舵的英特尔表现可圈可点。其2020年年收入为780亿美元。然而,英特尔的股价却落后于竞争对手。英特尔发家的芯片制造技术也落在了他人之后。可以说,基辛格接手的英特尔前景并不乐观。
近期,美国遭遇强风暴带来的雨雪天气影响。在极寒天气之下,德克萨斯州大面积停电。虽然无法肯定这场严寒是气候变化的征兆,但是全美上下频繁遭遇的极端天气足以说明气候变化并非伪命题。德克萨斯州的例子表明,美国既需要生产更清洁的电能,也必须保证输电网络的可靠性。
国际经济合作可在确保尽可能顺畅地立即摆脱疫情以及将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的风险降至最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还可以将疫情的长期成本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重建工作的收益。
本文研究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决策者面临的财政挑战,尤其是一旦疫苗接种计划开始使疫情受到控制,国家最终收回对经济的特殊支持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回顾了过早和延迟政策正常化的风险,并提出了一种向疫后世界过渡的方法。
过去20年大部分时间里,非洲一直处于意料之外的国际竞争之中。传统参与者的回归,以及新兴经济体表现出的明显新兴趣,使非洲大陆摆脱20世纪后期遭受的严重忽视。源自其他区域的紧张局势,如中东国家之间分歧或印太地区内部对抗,越来越倾向于在非洲产生反响。对非洲大陆的深远影响包括政治和经济风险和机会。
亚洲,尤其是中国的(重新)崛起正让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从西方转移到东方。美国早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就对这种地缘政治权力转移作出了反应,并将其战略重点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亚洲。中国的崛起以及华盛顿的回应,都对欧洲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要求欧洲重新思考,因为如果情况改变了,政策也必须改变。
尽管补贴减少,但2020年中国创纪录的风电装机容量确保了其在全球风电行业的领先地位。
美国和欧洲的利益不再相同。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中国对欧洲与其说构成威胁,不如说带来机遇。给欧洲构成威胁的是,华盛顿拒绝放弃其全球霸权并试图阻止北京的进一步崛起。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例如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合作,将为欧洲尤其是德国提供大量的增长机会。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主角作用,更多地参与多边组织例如联合国维和组织的活动。与此同时,美国在衰落。面对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我们会重新回到两极世界吗?这个两极世界又有什么特点?与上个世纪冷战的两极格局又有何区别呢?
大多数研究都指出,美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但西班牙IMF商学院的人工智能专家里卡多·莫亚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可能会赢得争夺人工智能主导权的国际竞赛。
当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春天在美国开始暴发后,美国就业市场一度一蹶不振——在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间,美国25至54岁间的工作人数减少了13%。到2021年1月,这一数字仍比一年前下降了5%。其中,低收入家庭和黑人家庭受到的影响最大。女性就业同样受到了很大影响,数以百万计的女性完全离开了劳动力市场。
2021年2月19日,七国集团领导人在虚拟会议上作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要承诺,包括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接种支持。他们还希望在重建全球经济和保护气候方面进行合作。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恢复积极多边外交和与民主国家密切合作。
2021年国际气候政策议程将需要加快步伐,完成2020年未完成的许多工作。受疫情影响,一些工作的截止日期推迟,且进程变慢。2021年初,主要气候政策大国的立场是什么,国际谈判势头如何?
气温不断上升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不可预测的降雨,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特别是在粮食安全、生计和被迫流离失所方面,产生了严重后果。
本文就疫情对10个不同欧洲国家外交和国防政策以及支出水平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估。不仅旨在评估疫情对每个国家防御态势的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本文指出疫情在哪些地区直接或间接破坏欧洲防御优先事项。尽管当前危机长期影响仍不确定,但不同案例研究突出表明,疫情迄今对国防和安全政策影响相对较小。
显示 5545 条中的 3601 到 3620 条结果
“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在渝举行
新华全媒+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
飞阅印尼雅万高铁
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