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年35轮谈判,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最终在2020年底宣告完成。通过这项旨在开放市场而不是封闭市场的独立对外经济政策,欧盟赋予其 “开放战略自治”新的含义。该协议对欧盟来说是成功的。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一直无法恢复到之前的上升趋势。新冠肺炎疫情也给全球贸易带来沉重打击,而且这刺激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贸易实行新的政策限制。这使得专家们宣布全球化正在退化。作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全球化不是在退化,而是在演变。
本文审视中国与非洲伙伴之间的关系。在考虑地缘政治方面担忧的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探讨数字丝绸之路的作用。为了解中国在非洲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审视埃塞俄比亚案例。
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讨论建立欧洲卫生联盟的提议。根据提议,欧洲疾控中心将建立国际网络和欧盟内部卫生工作组,以便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当有传染病暴发时,卫生工作组将被部署在欧盟以及第三国。
在过去25年里,全球价值链已经开始主导全球贸易,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探讨或理解这种情况。为了迎接今天和未来的政策挑战,人们需要了解这种新型全球贸易的关键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美国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破坏了德国的能源主权。结果,围绕一国在能源事务中的战略能力的问题最近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德国,德国以前很少关注能源主权的概念。
如果不进行新的核能投资,英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将面临风险,这意味着英国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性日益增加。这可能导致政府不得不在实现净零排放和化石燃料发电之间进行选择。报告认为,要确保英国能够以符合“净零排放”的方式应对到2050年翻番的电力需求,政府就必须继续支持核能发电。
新冠危机也使中法双边关系变得紧张。可以肯定的是,欧盟已显示出在2020年与中国对抗的更大决心,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如针对非欧盟行为体金融收购的新指导方针和临时规则,或关于外国补贴的白皮书。法国可能会继续推动欧洲在中国问题上采取协调一致方法。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警告欧洲人不要参与美国政府的对华孤立政策。他说:“如果欧洲和美国试图在经济上孤立中国,将会给有关各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未来数十年,中国的排放路径可能是决定《巴黎协定》中气候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大因素。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在不断增长,其碳强度取决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国家自主贡献(NDCs)是各国实践《巴黎协定》目标的主要工具,即各国衡量自身能力与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减碳目标,以确保人类能达成《巴黎协定》的总目标。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截至2020年10月提交的16份国家自主贡献书)如何讨论气候相关安全风险,并将其与2015年进行了比较。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2021年1月意味着“全球英国”实施阶段终于开始。摆脱欧盟成员国身份之后,英国可以继续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并实施自由港,其中,降低关税是英国总体优先事项。
RCEP的成功签署意义深远,表明许多国家继续支持贸易自由化。它的作用是简化亚太地区企业迫切希望解决的贸易官僚主义,并促进该地区的商品和服务贸易。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土耳其2001年危机后实施的结构性改革使银行体系得以稳固发展。土耳其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宽松政策措施确实产生了副作用,带来了一些脆弱性,例如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储备减少以及信贷过度增长。尽管如此,2020年11月转向传统政策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债务激增,欧洲经济复苏因此而受到威胁。即使展开大规模疫苗接种,欧洲仍可能面临长期紧缩,因为负债累累的公司或撤回投资并修复资产负债表。鉴于危机规模之大,作者主张欧洲采取全面的重组战略。
尽管非传统挑战无疑会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融入传统安全挑战,但不应低估亚洲安全格局的复杂性,因为新冠病毒已将亚洲带向关键时刻。实际上,传统和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必然会导致新巨头的出现,该地区将需要通过设计新颖的、多层面的工具来实现平衡。尽管如此,即使在疫情之后,中美之间脆弱的平衡仍将是亚洲不安全的核心因素。
只有能够为自己提供防御能力,欧洲才能成为完全独立自主的欧洲。与美国一样,欧洲必须有能力在不依赖其跨大西洋伙伴情况下,保护自己核心安全利益。
接受咨询的几位专家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在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危机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力量平衡的最大赢家。大流行结束后,世界将更像中国,“将出现一些更强大的国家,它们将控制世界的发展形势”。
开发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是欧洲最重要的国防项目。从技术和军事角度来看,该项目有可能推动新标准的制定并彻底改变空中力量的使用方式。从政治上讲,这个多国参与的项目是欧洲能否在安全政策上进行合作、发展自身能力以及为此将国家利益放在一边的试金石。
支持多边主义的国家应如何帮助美国重新支持、加强和改善以规则为基础的公平贸易体系,从而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共同繁荣? 按照目前的趋势,该问题的答案似乎注定要依靠双边主义。
显示 5545 条中的 3701 到 3720 条结果
“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在渝举行
新华全媒+丨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
飞阅印尼雅万高铁
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