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第二波疫情浪潮将减缓复苏。2020年,全球经济产出将减少3.4%;2021年和2022年经济将分别增长6.3%和4.4%,很可能高于2020年秋季的预测。尽管如此,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即使疫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也可能出现不受控制的增加。此外,无法预测公司破产案例的增加幅度以及破产浪潮会如何影响经济复苏。
欧亚大陆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印关系的未来。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任何外部参与者都无法替北京和新德里“调整”关系。但是,外部参与者可以通过促进双方以三边或其他多边形式合作来帮助“重启”中印关系。
2019年3月,意大利签署一份有争议的谅解备忘录,成为七国集团(G7)中第一个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美国政客和媒体毫不掩饰他们的担忧。在意大利,该协议从未被视为改变传统联盟的尝试,而是一种与中国等主要经济大国开辟新渠道的方式,符合罗马传统上多元化外交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令德国经济放缓:在2020年夏季强劲而出乎意料的经济复苏弥补了春季以来的大部分损失后,政府又因第二波疫情浪潮出台新限制措施,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生活。因此,德国经济可能会在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再次萎缩。
特朗普没有鼓励中东和北非国家培育包容性转型,向更具参与性、更平等的社会契约转变。美国下一届政府将对中东和北非地区采取不同的战略,但可能无法过多参与该地区事务,这为欧洲加强参与缓解该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
中国和欧盟目前正在谈判一项新的、影响深远的投资协议,称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CAI预计会取代中国与大多数欧盟成员国之间的26项现有双边投资协议。但这远比取代现有协议更具雄心,因为它将涵盖更广泛领域。本文重点分析了将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的权利纳入一项国际投资协议给欧盟带来的潜在风险。
经过7年谈判,中国和欧盟有望在2020年底之前达成全面投资协定。本文首先审视了欧盟谈判人员为达成协议而希望满足的最低条件。其次,作者讨论了为何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在年底截止日期之前达成协议的时间安排对欧盟不利。
英国和欧盟24日正式宣布,双方已就最终的英国脱欧贸易协议达成一致。无论该协议内容对双方关系的前景影响如何,至少英国眼下暂时避免了疫情加重和无序脱欧的双重险境。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走向未来的进程。有五股本来就在发挥作用的力量在新冠疫情期间得到进一步加强,它们将在今后五年甚至更远的未来继续对世界产生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七国集团国家的经济复苏应与有效的气候政策并驾齐驱。换句话说:在评估G7国家的气候表现时,经济发展必须发挥核心作用。在这里,二氧化碳生产率是一个关键因素。相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特点仍然是单方面侧重于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量。这表明,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已经完全脱钩。
与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技术领先者相比,俄罗斯到目前为止看起来像是一个“局外人”。不过,尽管这些弱点很明显,继续使俄罗斯面临阻力,并可能扩大与中美之间本就存在的力量差距,但莫斯科拥有可运用于外交政策和国内治理的专门知识。
2020年12月1日,欧盟和东盟将它们的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从而结束了多年来对这一关系基调、内容和方向的讨论。在亚洲,欧盟-东盟关系鲜为人知,通常被中美竞争加剧所掩盖。然而,地缘政治纷争和日益激烈的地缘经济竞争使这两个地区越走越近。
人们对于疫苗的功效和安全性,存在不少疑虑。部分原因是它们的开发速度惊人,而且只有在疫苗流通一段时间后,才能评估其长期影响。新研究强调政府和公共卫生参与者必须加倍努力以减轻围绕新冠疫苗的这种焦虑。
欧盟成员国曾面临诸多挑战,也曾取得众多成就。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国际上激进的多极化趋势,一些国家企图利用疫情为己谋利。疫情危机还产生严重经济后果,极有可能从短期到长期影响国防部门及其工业。在欧洲层面,英国脱欧已经成为现实,英国可能会在2021年1月1日完全脱离欧盟,但在国防相关问题上没有达成具体协议。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健康构成挑战。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在冲突旷日持久、不稳定和社会经济状况总体恶化的背景下,新冠病毒危机又增加了一层脆弱性,已经对该区域的人类安全产生了长期影响。
本报告旨在全面了解中东和北非的前景和政策选择,在已存在社会经济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这些国家中,疫情更令其雪上加霜。与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疫情在这里引发了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所有区域经济体。在这种背景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将疫情变成一个机会,找到可促进地中海稳定与繁荣的长期解决方案。
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双边关系被两国描述为“温暖而亲切”。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秩序中,共同目标要求志趣相投的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合作。两国都是高度发达国家,但经济结构、区域影响力和国家能力却截然不同。然而,两国存在互补潜力,需要对这一双边关系重新进行评估。
经过6年漫长谈判,东京和堪培拉接近达成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防务协议。本文作者评估新互惠准入协议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可能的区域影响。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日本和澳大利亚成功达成期待已久的互惠准入协议,有望将双边安全和防务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虚弱期后重新崛起,目前正在塑造世界政治,美国试图利用肆无忌惮的权力斗争阻止中国的崛起,今年这场斗争进一步升级。德国主导的欧盟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继续争取自己的世界性力量地位,欧盟对俄罗斯的敌对情绪加剧。土耳其的地区崛起变得越来越明显。而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了这一切。
2020年中国的科技发展既有进步,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一直以来的自身缺陷有关,这些缺陷在与美国紧张关系的刺激下凸显出来,而中美在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紧张激烈。即便如此,中国的巨大成功仍然值得强调,例如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重大飞跃,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月壤样本返回地球,成功完成任务。
显示 5544 条中的 3921 到 3940 条结果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货物量大幅增长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你好,Hola!——拉美视角下的中国魅力
中国(重庆)—阿联酋经贸投资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