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毁灭的一年,但2021年或将成为重建的代名词。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很多人的生命、工作甚至一些机构的信誉都变成牺牲品。新疗法和疫苗的消息为所有人带来希望,并可能在2021年让全世界出现复苏的迹象。本文介绍了未来国际关系中的十大主题。
2020年的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迈进。和“西方世界”不同,中国在新冠疫情时代也将实现经济增长,而美国和欧盟却必须要同二战后最大的经济衰退作斗争。
欧盟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开始将中国描述为经济竞争者、系统性竞争对手和谈判伙伴。“伙伴关系”这一广泛概念不再反映欧盟与中国互动,以应对全球重要挑战的真正复杂性。取而代之的是,随着气候行动对经济利益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全面系统性竞争的背景下,欧洲和中国将相互竞争与合作。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冲击几乎令所有人意外,但它带来的不平等本是可以预见的。回顾历史可知,以前的大流行病加剧了收入不平等。欧洲各国政府在设计广泛的措施以保护就业和支持受疫情影响的部门时,大概考虑了这些结果。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措施还不足以遏制贫富差距的扩大。
阿尔及利亚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亚非会议。在石油价格高企的时代,21世纪前十年中阿贸易和投资关系迅速升温,并逐步演变为经济不对称和政治权宜关系。矛盾的是,随着阿尔及利亚原油价格持续下降,中阿经济关系范围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扩大而不是收缩。
困扰拜登政府印太地区方针的最大问题是,美国是否会投入必要的资源,使该地区成为其政治声明和战略文件所宣称的优先领域。在债务高企、军事预算缩水的时代,拜登是否愿意进行艰难的权衡以优先考虑印太地区?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2020年底,欧洲航天部门发现自己正处于挑战与机遇之间的十字路口。如果欧洲不能设法在质量上实现进一步的飞跃,使其能够应对当前部署的力量,欧洲就有可能很快被淘汰。太空是数字主权的决定性因素,欧洲不仅必须就此发声,而且必须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计划中。
研究表明,域外制裁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特别是对欧盟及其脆弱性而言。对于其在一般国际法、世贸组织法和其他具体国际规则下的合法性,域外制裁也引发了若干问题。欧盟尤其受到这些措施的影响,并已经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
本文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平等、脆弱性和大流行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加剧印度贫困和边缘化群体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不安全感、污名化和严重的生计损失。
新冠肺炎疫情以特殊方式影响了海湾国家。除了直接影响,新冠病毒的传播还导致石油需求下降,这是海湾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人们普遍认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将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尽管拜登上台后,美国的战略重点或不会有较大改变,但其执行方式可能会出现重大变化。
俄罗斯对美国利益和价值观有着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威胁,它也是美国过去4年国内一系列争议和矛盾政策的根源。因此,俄罗斯将成为美国当选总统拜登的核心优先事项。拜登政府将面临一系列复杂而紧迫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成败将决定拜登的外交政策走向与成效。
经历特朗普任期4年的误解和不信任,欧洲领导人欢迎拜登当选美国总统,并及时提出要与新一届美国政府制定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国际安全等一长串问题的新跨大西洋议程或协定。
亚洲的经济、安全和技术问题正变得日益交织在一起。一方面,这给欧洲带来风险——它对中国的依赖增加,而使欧洲快速发展与更广泛地区经济联系的安全框架也处于紧张之中。然而,随着其它亚洲大国以及拜登政府领导下的美国越来越多地通过地缘经济角度来评估新兴战略竞争,欧洲提升影响力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机会也在增加。
中东和北非动荡会对欧洲构成直接威胁。欧洲在该地区的利益包括移民、反恐和开放贸易路线,但其更大的目标应该是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稳定。新冠肺炎疫情在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带来了重大的健康和经济挑战。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极端贫困率20年来可能首次出现增长。专家认为,也许,如今应当更重视中国的经验:尽管全球局势持续动荡,但仅在过去8年里,中国就成功让近亿人脱贫。
要使正在进行的绿色过渡和数字过渡保持一致,并确保它们总体上实现平稳过渡,就需要解决潜在的反弹效应,以疫情“新常态”为基础并实现公正的过渡。要想使欧洲经济更具可持续性和竞争性,就要确保欧盟的数字公路运输成为真正的推动力。
跨大西洋的责任分担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北约与欧盟的伙伴关系也应通过适当水平的欧洲战略自治来取得突破。因此,北约到2030年的优先事项可分为三部分:成为集体防御和威慑的基石,进行更大程度的政治协商;重新关注盟国的抵御能力;重新展望欧洲动荡地区和亚太地区。
本文分析了劳动者的风险偏好和培训投资。本文的概念框架区分了支持培训决策的投资风险和保险机制。投资风险导致规避风险的劳动者减少培训;如果可以确保他们将来免受损失,他们将接受更多培训。
本报告以图表形式说明了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波兰、捷克共和国、英国和美国对气候变化的存在、成因和影响的态度。它还考察了公众对欧盟和各国政府可以用来减少人为排放造成的损害的一系列政策的态度。
显示 5597 条中的 4001 到 40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