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选举后谁入主白宫,重点显然都将放在“美国优先”上,只是特征和方法会有所不同。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他的选举基础将支持继续实行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如果拜登当选总统,在重新参与国际事务方面将获得有限的民众支持,但他的选民显然仍希望他优先考虑国内问题。
非洲与亚洲特别是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促进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增加其出口附加值,使其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更多产品。这一结果来自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的一份新工作文件。
20世纪中,石油促成了汽车的繁荣,也是战争、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催化剂。现在,在能源冲击之下,世界正加速向新秩序转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年初暴发,石油需求下降了1/5,致油价暴跌。自此以后,石油需求和价格有所回升,但已难回往年水平。化石燃料生产者陷入困境。
战略一致性在中美争夺国际领导地位的竞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一致性能够转化为追求明确目标的持续行动方针。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制订路线图,而且还需要具备防止注意力分散和偏离路线的能力。
在贸易政策方面,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倡导的政策听起来和特朗普的很像。与特朗普类似,拜登也提倡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并许诺创造数百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以及减少美国对中国的依赖。
8月6日,特朗普发布行政令,要求字节跳动不在45天内出售TikTok。这很可能让TikTok从美国消失。然而,在最后时限内,TikTok宣布,将与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建立合作关系,借此证明它受到美方控制。TikTok的例子提供了未来时代的一瞥,即民族主义改变跨国公司经营方式的时代。
自7月1日起,德国接任为期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当时欧盟的未来取决于欧洲对新冠肺炎危机的恰当反应。鉴于目前的情况以及欧盟的长期未来,布鲁塞尔对德国担任轮值主席国的主要关注和期望是什么?
E3合作基本上是低调的,其特点是官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日常接触,而不是两国领导人之间高调举行峰会。作者认为,英法德可以并且应该维持E3作为灵活外交协调和危机应对的平台,并将其重点扩展到解决一系列新的区域或多边问题。
在受到经济危机等外部冲击之后,贸易模式将如何改变?这种转变是否具有结构性?本文使用差异中的差异法(DID)研究了服务贸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是否变得更加数字化。
全球化并没有下降,它只是在发生变化。尽管新冠肺炎危机使得商品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急剧减少,但正在出现一种新型的全球化。这种“新型全球化”是基于数字服务、研发、数据、创意和其他无形资产的。
中国与孟加拉国的关系持续深化。近年来,中国在孟加拉国建立了七座“友谊桥”。2018年,中国取代印度,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外国投资来源,同时也是孟加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几年中,孟加拉国在中国学习的人数呈指数增长。孟加拉媒体对中国的批评也越来越少。
本政策简报描述了欧洲对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施的二次制裁的反应。特别是,它考察了法国、德国和英国2019年创建的与伊朗贸易的INSTEX结算机制。
饥饿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饱受战争国家暴力升级,再加上受到干旱等气候相关冲击。本政策简报总结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发生干旱后,系统评估发展援助对受援国人口环境应对能力的影响的首次尝试。
欧盟承诺在2050年达到“气候中立”。同样,挪威的目标是在同一年建立一个零排放的社会。作为欧洲经济区的成员,挪威通过发展一个支持性的法律和金融框架来支持欧洲绿色协议,并为跨国家的减排解决方案的部署贡献专业知识和能力。
早在2020年2月,中国的许多工厂就已复工,但直到8个月后,中国整体经济才稳定下来,开始向好发展。官方9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多项数据向好并超市场预期,在复苏规模上领先于所有其他大型经济体。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年都发生火灾。但在前所未有的热浪席卷下,2020年是野火烧得最凶的一年。截至目前,加州已发生7600多次火灾,过火面积达250万英亩(100万公顷)。这反映了一种长期趋势,加州的野火越烧越旺。
目前,中国的监管机构正在慢慢地拆除壁垒,允许更多国际公司来中国交易。石油和玉米等国际期货开始与全球价格趋近一致。对于喜欢冒险的人来说,鸡蛋总会有的。
在中美摩擦加剧、单边主义及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欧应加速投资协定谈判进程,争取于今年年底顺利签署。这对中国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中欧及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中欧投资协定将成为近两年来继中美第一轮经贸协议之后中国经贸国际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
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每个固定收益投资者都希望拥有的这两个特征:具有吸引力的收益,以及与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此外,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这主要是受益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变化。
如果特朗普在总统大选中获胜,那么跨大西洋时代将结束。德国和欧洲政界对这种情况并没有做好准备。
显示 5615 条中的 4341 到 43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