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损害儿童健康。这并不是说疫情导致大量儿童死亡。事实上,儿童受到的直接影响远小于成人。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疫情引发的封锁会损害儿童心理健康。与此同时,长期呆在室内会让儿童的久坐时间更长,身体变得更胖。这些影响的持续时间或远比疫情封锁长得多。
新冠病毒在亚洲出现后,目前正在欧洲大暴发,所有的事实都表明,下一个暴发点可能就是拉丁美洲(和非洲)。拉美在抗击疫情方面拥有一定优势:它正在从他国经验中汲取教训,并比亚洲和欧洲更早地采取了严厉措施。但是,它的劣势也很明显。
3 月,塞尔维亚差不多成了中国民众心中最受欢迎的国家。中国央视记者在该国社交媒体微博发布的塞总统武契奇向中国求助和感谢的视频受到广泛关注,短短几天就获得众多浏览和评论。大部分留言写道:“我们将帮助塞尔维亚兄弟!”随后,大量网友挤爆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微博网页。
技术上和经济上主导地位是中美全球竞争的一个关键方面,尽管两国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经济范围。例如,新冠病毒大流行是中美两国斗争中的一个新的和不同的方面。此外,新冠病毒大流行对欧盟和大西洋两岸关系有何影响?为了避免破坏性影响,现在大西洋两岸需要制定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新的、统一的议程。
由于“欧佩克+”谈判破裂,全球石油价格暴跌。这或重创美国页岩油生产商。按照对美国最有利的估算,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每桶45 美元。而且开采进程不能停顿———否则利润、投资和廉价贷款都将失去。
由欧盟委员会推出的《欧洲绿色协议》是针对脱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其目标是到2050年使欧盟达到气候中性。要实现这一目标,与1990年水平相比,减排目标必须从40%提高到65%。化石和核电厂必须完全用100%可再生能源替代。这可以减少超过60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人工智能(AI)技术具有成为未来武装冲突中关键力量倍增器的潜力。中国已将人工智能视为实现其增强国家竞争力和保护国家安全目标的关键。如果当前的人工智能计划获得成功,中国将超过美国及其盟国获得实质性的军事优势。
面对快速城市化,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采用智慧城市计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1。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城市管理有使集聚效益最大化,同时使污染等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潜力。本文仔细研究了马来西亚的森林城市项目,考察了其对发展和可持续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新冠肺炎大流行从经济和地缘政治双重层面彻底改变了全球能源前景。疫情引发的石油需求骤减加上价格战,大大增加了一些油气生产国的不稳定风险。但化石燃料价格下跌以及应对新冠病毒危机的适当经济和能源政策可能有利于能源转型和整个绿色经济领域。
英国决定禁止华为向英国的5G基础设施提供设备,要预测中国会有什么反应,或许还为时过早。然而,这个问题突显了英国面临的一个更大的问题。伦敦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辩论,并提出愿景和规划来管理与中国的关系。
经过近30 年来的独立发展,中亚和南高加索的这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家财富和经济活动特点出现了较大分化。而1991 年之前,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平、教育标准都大致相近。经历了这么多年,它们中绝大部分国家未能大幅改变苏联遗留下来的经济模式,某些国家甚至未改变苏联的政治模式。
另一个重大变化即将到来。虽然世界对石油的高需求仍将维持数年,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让中东和北非地区窥见了未来的可能模样。为遏制疫情,各国纷纷采取封锁措施,石油价格出现暴跌。预计2020年中东和北非地区能源出口商的收入较2019年将下降50%。
拜登不仅同特朗普和共和党人存在问题,在自己党内也面临问题。民主党内重量级人物对拜登的支持并不意味着支持其党内竞争者的那部分普通选民也会转而支持他。这部分选民有可能干脆不去投票,拜登就会因而失去一些即便不能说决定性的,但也是重要的选票。
如果我们将欧盟视为一个特定机构,量化并加入欧盟成员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那么欧盟在全球“软存在”排行榜上将超过美国和中国,位居第一。欧盟的领导地位显然将得到确认,但欧盟软维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样子?又以何种方式表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复苏之路漫长而曲折。欧洲国家正考虑如何以最佳方式重新启动经济,而财政刺激计划是考虑的核心。绿色复苏是一项重大的政策挑战。尽管促进建筑翻新等复苏政策显然对绿色经济具有积极作用,但刺激政策中明确的绿色措施占比有限。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太空计划在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和“联盟内部对冲战略”的影响下有了很大发展。对美国履行安全承诺的意愿和能力的担忧,促使东京实施安全改革,以增强其作为盟友的价值,同时转向更自主的防御姿态以为最坏情况作准备。这使日本航天计划从和平利用太空的原则转变为以非进攻性手段确保国家安全的计划。
鉴于国家安全事关重大且双方都感到易受攻击,中美部分“脱钩”几乎不可避免。但仍有可能防止大规模技术战爆发的危险。建立有效的双边科技争端调解机制和像冷战时那样保持长期沟通渠道,将有助于地区和全球稳定,预防全球经济支离破碎,防范冲突的军事升级。
本文聚焦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空间文化”。在空间方面,本文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空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物理的还是虚拟的,私人的,半私人的还是公共的,在这里人们可以相互进行社会互动。这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直接表现。空间对于“一带一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根本重要性。
6月23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使该系统历时近30年的开发和建造过程告一段落。预计北斗卫星网络将在7月底全面运作。对中国而言,这是一次重大胜利,标志着它不用再依赖美国来提供位置数据这一重要服务。更重要的是,北斗系统的完善还使中国在技术上占据领先优势。
5月15日,美国针对华为的制裁急剧升级,以整个供应链为目标,要求从9月起,全球企业不得使用美国的软件或硬件制造华为设计的组件。此举重创了华为,也让英国首相约翰逊松了一口气。1月,约翰逊政府曾决定,允许华为部分参与英国5G网络建设。美国的新一轮制裁无疑为约翰逊政府改变路线提供了合理理由。
显示 5604 条中的 4641 到 4660 条结果
走进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
走进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