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世界工厂”、中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主要的文化和美食宝地之一。作为中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份,广东正寻求在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重塑自我。
本政策简报探讨了中欧在可再生氢领域合作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是燃料电池技术、电解槽制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贸易等领域。
中国这个亚洲巨人在核能领域取得的进展,可能将在这个十年内使其成为核电产能最大的市场。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继续对并购采取强硬立场,将削弱对创新驱动型英国企业的投资,并减少英国风险资本支持的初创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中国宣布将在2027年前建成煤炭生产储备系统,以稳定价格和确保煤炭供应,到2030年力争形成3亿吨的可调度产能储备。
中国正在汽车行业制定标准,这要归功于其电动汽车势不可挡的崛起,开启了一系列将在未来5年塑造国际格局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中国作出对倡议的新构想,更加关注开放、共享、可持续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将成为重点。
在其发布的《2024年值得关注的中国制造业十大趋势》研究报告中,CHINA2WEST服务有限公司指出了将影响甚至决定2024年中国工业制造前景的十个趋势。
过去10年,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收获是,它试图为包括非洲贫穷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另一种发展融资来源。这些融资试图填补非洲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而且附带条件很少。
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估和技术经济分析,探讨在中国煤化工行业现场部署绿色氢和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成本。
直到不久前,“中国货”一词令人联想到的还是廉价塑料制品等商品。但这些已成为过去。现在,各国从中国进口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包括电动汽车、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
自2004年中国开始推动货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很大程度上保持稳定。但今年,其占比已从2023年1月的1.9%上升到10月的3.6%。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威胁,国际合作无疑是拯救地球的关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和政治大国,中国和美国在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与气候问题有关的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情况恶化之前立即加以解决。
本文概述了中国癌症治疗和研究的现状和未来方向。
曾几何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银行大多是美国或欧洲大国的银行。虽然这种局面在本质上没有彻底改变,但各国的权重正变得更加均衡。增长势头强劲的是中国的银行。
德国企业活动迁往中国的势头正在增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中国驻外使领馆自2023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按原收费标准的75%收取来华签证费。
力拓矿业集团对近期中国制造业活动回升将会持续下去充满信心。
11月24日,中国宣布对包括法国在内的六个国家的旅客实行为期一年的免签政策。这一消息的宣布似乎对中国作为目的地的吸引力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
根据最新市场份额数据,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子商务平台Temu正在成功挑战包括行业领导者达乐在内的美国美元店。
显示 5660 条中的 501 到 5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