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芯片产业的贸易限制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损害。
英国汽车业再次复苏的机会正在减少,原因有三:汽车行业的全球化;英国退出欧盟;最重要的是,它在电气化方面的表现不理想。
气候变化是当前和未来最紧迫的挑战之一。气温和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也会影响军事能力。
2021年,德国联合政府上台,联邦政府的雄心壮志大幅提高,希望在2030年实现8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2022年为47%)。德国工业会从这一雄心勃勃的承诺中受益吗?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仍占世界一次能源供应的五分之四以上。这种依赖,再加上战争、政策失误和经济趋势,已经给世界造成另一场能源危机。这种冲击是否会招致一场迟到的能源革命?
2022年市场经历一段糟糕时期。如今,乐观情绪正重新浮现。
在视听力量时代和银幕世界面前,电影已经成为影响力的决定性工具。中国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该国也是拥有最多电影银幕的国家。
俄罗斯企业对懂汉语的人力资源专家的兴趣正在增长,人才招聘服务公司Talantix的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点。该公司称,对懂汉语的人力资源经理的需求一年内增长了55%。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拓展陆路和海路外,还包括建立数字“丝绸之路”。北京希望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无纸化世界贸易,并将世界经济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欧盟及其成员国可以更有力地利用《欧洲绿色协议》,引导对北非的投资,以支持清洁能源。
2023年全球经济看起来似乎会更糟,人们都指望从亚洲寻求解决方案。现实情况是,世界目前的状况与2008年大不相同。
中国经济在因疫情闭关三年后重新开放,令人们重新燃起经济全面复苏的希望。
与美国相比,欧洲的高通胀或许会持续更长时间。
到2021年,墨西哥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制造商。但随着汽车行业从内燃机转向电池动力,墨西哥还能保持它的吸引力吗?
利用来自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数据,以及全面的公司级数据,应用逆向倾向性评分重新加权方法来处理选择偏差,作者估计了所有权转移给中国所有者后公司专利活动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不同的税收激励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撤资非但没有削弱创新,反而引发了专利申请和其他创新措施的增加。
世界大国已经意识到海底电缆的地缘政治意义。谁控制了电缆基础设施,谁就有可能捕获、影响甚至阻止数据和信息的传输。
本文研究了欧盟与全球价值链脱钩对贸易和福利(即实际收入)的影响。作者认为,生产普遍转移回欧洲将伴随着实际收入的重大损失。
中国人正从对国外娱乐产品的迷恋转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消费。
美国和欧盟27日宣布达成一项协议,要加快、加强人工智能的使用,以优化农业、医疗、应急反应、天气预报和电网运营。
2023年,欧洲经济或许会意外向好:增长好于预期,通胀低于预期。
显示 5662 条中的 1361 到 13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