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与普华永道中国近日联合发布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其对企业的意义》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草案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显著减轻企业、社会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与自然相关的物理和系统风险。
希尔顿亚太区收益管理和商业服务副总裁莉兹·珀金斯指出,现在来泰国的中国游客将与2019年不同,因此行业需要进行调整和推动产品多样化。
中国重新全面开放边境后,其公民再次出国旅行。这种趋势的变化也体现在西班牙,这里是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越来越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虽然疫情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活动,但是已有迹象显示疫情影响正在迅速消退。部分指数表明某些城市的感染高峰已经过去,用工短缺正在缓解,消费者再次开始花钱……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现在预测,中国2023年的增长率可达5.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家对科技的投资,电信成本迅速下降,从而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12月14日,欧盟与东盟两大区域组织的领导人召开了首次东盟-欧盟峰会,并决定在清洁能源、安全、贸易、基建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双方还宣布了一项关于欧盟参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决定,确认将实施2023-2027年联合行动计划。
德国90%以上的原材料都是进口的,其中许多进口来自少数几个生产国。在某些情况下,包括稀土元素、锂和镁等矿物原料的供应风险极高。经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已经认识到采取行动的必要性。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是加强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公平发展的根本支柱。
随着春节即将到来,中国民众开始恢复出行,航空客运量已恢复到2019年的63%。
中国近期减少了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中国边境的重新开放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最新一步,并已成为个人投资者和分析人士改变投资规划的催化剂。
德国《商报》确定了今年及以后将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七项挑战,并努力探讨哪些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北海是大西洋东北部的边缘海 ,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一直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它与六个国家邻接,是许多重要航线的交汇处。20世纪,在它的海床下发现石油和天然气。随着这一财富耗尽,以及对剩余资源的需求因气候变化相关担忧而减少,这片汹涌的水域正在寻找有利可图的新用途。
本报告研究了阻碍欧盟建立可行磁体回收链的主要障碍,同时估算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回收利用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稀土磁铁需求的增加。
本文探讨了非洲能源部门产能过剩的悖论,这可能导致非洲能源消费者面临能源价格上涨,并对非洲大陆向更清洁的能源过渡产生影响。本文指出了一些有助于解释产能过剩的因素,例如规划的质量、政治利益和理念,以及发展捐助者和私人投资者的作用。
中国近期宣布优化防疫措施,居民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这表明今年消费和经济活动将逐步复苏。
中国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在本文中,作者重点关注希腊工业的两个具体问题领域:技能和管理实践。
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应用。
中国正在实施限制“深度伪造”的新规定。针对深度合成工具和算法的新规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将考验北京管理一系列快速发展的新技术的能力。这些新技术正在困扰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
过去,海湾地区能源行业的大佬们只致力于保护化石燃料。现如今,许多人宣称致力于脱碳。
显示 5613 条中的 1361 到 13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