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不确定性和危机持续的国际背景下,欧盟迫切需要投入资源和努力来提高欧洲的竞争力。
2023年德国的通胀率预计为5.4%,远低于秋季时预测的8.7%。
在能源价格高企和巨大不确定性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放缓。鉴于全面的高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在迅速收紧,现在也拖累了经济活动。
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研发投资是创新的基本前提。考虑到向数字化和气候中性经济转型的必要性,研发变得更加重要。以企业和公共研发支出总额衡量,德国是欧洲第五大研发基地,也是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可持续发展已经上升到首席执行官议程的首位,各行业的领导者正在加紧行动。在旅游业,许多公司已经开始制定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包括向净零排放过渡。
数字全球化多年来一直在上升。事实上,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全球数字服务出口——如研发、信息、计算机和其他商业服务以及知识产权收费——的平均增长率比非数字部门高出约6%。
美元近70年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正被逐渐削弱。缺乏强有力的替代品已成为这种“绿色钞票”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维持霸权的最大支撑。
无论中国还是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对中国重开国门表示热烈欢迎。毫无疑问,中国的开放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复苏,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北京、天津和成都等城市的市场中。中国游客将很快回归旅游市场,首先是周边国家,然后是世界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也将逐步重回正轨。
欧盟要实现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全面联盟,同时强化欧元的国际角色,确保以欧元计价的安全资产供应充足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巨大价值潜力,以及跨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经验教训和实际影响。
中国企业在农业和林产品的主要需求市场开展业务,有机会为正在进行的软商品绿色供应链转型做出贡献,并从中获益。
技术和商业密不可分。企业家利用技术进步,并凭借技能和运气,将其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产品。反过来,技术也改变公司的运作方式。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的提振将帮助今年全球经济增长1.9%。
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活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
对于需求受到压抑、消费者在中国果断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将打开钱包消费的预期,支撑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
随着中国重新开放,全球航空业预计在今年年中实现反弹。
随着春节假期出行迎来高峰,中国各大城市的火车站17日熙熙攘攘,初步显现了经济复苏的迹象。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经济体如何采取产业政策来发展当地的城市轨道技术能力。
过去十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大幅增加:从2010年的142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29%)增加到2019年的235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68%)。
显示 5662 条中的 1381 到 140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