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在2020年底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不仅让双方领导人的承诺如期达成,让中欧关系有了更稳固的基础,也给新冠疫情重压下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希望。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此感到满意:美国就有人不高兴了,欧洲有人要憋着劲捣乱,国内也有“让步太多”的个别杂音。那么中欧投资协定这笔账究竟应该怎么算?
新冠疫情让人产生高度的不稳定感。但是,国际安全领域的主要趋势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对疫情在解决政治矛盾中起到弥合作用的希望基本落空。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就是这种趋势之一。
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SCO)会议期间,中俄外长呼吁加强双边媒体合作。此后不久,两国媒体代表发誓要“以全面、公正和客观的方式报道重大国际事件,并坚决反对和抵制旨在污蔑其他国家的虚假信息”。这种媒体对接活动目的是合力并“很好地讲述彼此的故事”——共同促进彼此的观点、价值观和兴趣。
欧盟与英国在最后一刻达成脱欧协议,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英国平安地逃脱了无协议脱欧风险,英欧之间没有了关税或进出口数量的限制。对于德国经济而言,这项协议避免了最糟糕情况的出现。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英国于1月6日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封锁,导致商铺和酒店纷纷歇业。好的方面是,随着居家工作、网购、外卖配送的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很可能不会像2020年4月那样暴跌。尽管如此,英国的前景仍然严峻。
2020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通过这项承诺,中国为全球有关气候变化的对话注入了新活力。
疫情充当了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这是欧盟对非战略的优先事项之一:疫情暴发带来了政治动力,欧盟也需要扩大与非洲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议程。数字化是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非洲2063年议程》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文章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了荷兰政府是否有理由对直接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严格评估。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荷兰政府筛选投资有2个理由:荷兰需要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华地缘政治立场的变化保持同步;地缘政治背景下,荷兰和欧盟可能会丧失大部分自主行动能力。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致力于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道在双边和多边背景下恢复和加深合作。它们需要继续将多边主义扩展到新领域,在某些情况下还应采用新方法。本报告旨在以跨大西洋关系为背景,重新定位欧盟与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在贸易、高科技和数字领域的关系。
去全球化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一个大趋势。以贸易和投资减速衡量的去全球化迹象,以及全球价值链缩短,在2008年就开始出现。但目前这种趋势似乎加速了,因为在中美战略的竞争背景下,美国试图遏制中国。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协议的生效日期进一步推迟。欧盟对巴西在这一领域的政策持保留态度,因而对批准该协议增加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附加条件。由于南方共同市场对欧盟发展进程存在分歧,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形势更加复杂。
如果美国股市驱逐中国公司,美国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总市值约2.2万亿美元,其中28%的市值由美国投资者持有。然而,由于拜登不太可能对中国放松政策,大多数投资者或将看到更多相关趋势。
以避免煽动进一步暴力为由,社交媒体推特于1月8日宣布“永久暂停”特朗普的帐户。其他社交媒体也采取了类似强硬办法。脸书表示,至少在特朗普任期内,会“封禁”他的脸书账户。Snapchat同样禁止了特朗普的访问。给总统“封号”可以说是社交媒体公司践行其言论和内容方面规定所采取的最激烈行动。
今天,中国不仅在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务中扮演中心角色,在欧洲周边地区的安全参与者角色也日益明显。本文探讨了中国对北约构成的一些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北约可以遵循的行动方针。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场危机突然和意外地闯进日常生活,并且成为政治合作的新焦点。相比之下,气候变化等其他全球性挑战似乎没有那么紧迫。北极的情况则不同,在解决新冠危机和应对气候危机的变革性影响方面,迫切需要采取行动。
拜登担任总统将为至少部分恢复美国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地位创造条件。这将对波兰有利,波兰将联合国视为当前国际秩序的主要支柱之一,同时仍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它将为采取新的联合举措创造机会,例如,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式提高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公共卫生威胁的能力,改善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业绩以及保护气候。
拜登批评特朗普的伊朗政策,称该政策孤立美国,让伊朗更接近拥有核弹,同时也引发该地区危险升级。拜登还强调,如果伊朗重新全面履行伊核协议义务,他将承诺让美国重新加入全面协议。另一方面,伊朗也表示,一旦特朗普出局,伊朗愿意与美国谈判,并表示如果其他各方全面落实协议,伊朗也愿意再次这样做。
第十四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 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