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20日,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进军与宕昌县委书记张建强率招商团南下粤港澳大湾区,以红色文化、道地药材为媒,在湾区展开精准招商,为当地产业升级与国际拓展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汇聚来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约240位媒体智库和文化界代表。
中国—中亚区域合作发展中心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正式揭牌。该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6月23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泰国驻华使馆在京共同举办庆祝中国与泰国建交50周年招待会。
从携手文化遗产保护到加强博物馆交流再到深化高校合作,中国-中亚地方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勃勃生机。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丝路传音:中国-中亚媒体智库合作与城市文明对话论坛”上,多国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与媒体人士认为,加强地方间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
首届中哈高端产业交流合作推介会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政府、企业、媒体代表等汇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高端产业交流合作新机遇。
记者从6月23日举办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外贸成果专场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本届南博会已签约商贸合同163个,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共86.63亿元。
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分论坛“能耀丝路:媒企创新合作与中国-中亚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办。与会嘉宾认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地区格局重塑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可以能源合作为纽带,深化机制对接与绿色协同,构筑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新格局,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由此形成,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显现,为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老挝副总理吉乔·凯坎皮吞表示,展会为包括老挝在内的各国企业搭建了贸易投资对接平台,促进商业合作与旅游推广,深度契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世界的理念。
南亚次大陆的暖风、喜马拉雅的山脉,将中国云南与南亚紧紧相连。论坛上,面对动荡的世界,各方坚定信心,共筑合作之桥;共绘“五色”经济,用充满希望和温暖的力量,照亮区域未来前行的路。
6月19日,由中地海外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北区11号支干线道路项目竣工仪式在阿布贾举行。
“这是我们斯里兰卡最出名的锡兰红茶,还有美丽的蓝宝石、独特的肉桂香料、精致的木雕工艺品……”直播间里,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商务公使娜丽卡·科迪卡塔笑容真挚,面对直播镜头如数家珍。
对于北京而言,中轴线是历史文化之轴,也是美食之轴、生活之轴。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不断推进,以北京中轴线为载体,新玩法、新体验、新消费场景层出不穷。从美景到美食,从老字号到新国潮,一张张极具特色的中轴线消费新名片,不断拓展着中轴线的深厚内涵。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安格丽娜走进大吉巷、隆福寺等地,通过在北京四合院里品咖啡、试穿新中式服装等多个项目的沉浸式体验,带你体验世界文化遗产新脉动。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新兴科技不断涌现的时代,全球日益关注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尤其是中国在能源转型、整体能源生态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新华社社长傅华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与哈总统助理克雷克巴耶夫交换合作协议。
新华社社长傅华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总局总干事卡日巴耶娃,并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6月22日面向全球发布《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区域合作的成就、机遇与展望》智库报告,对新时代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成就和机遇挑战进行全面梳理,对未来前景展开前瞻分析。
显示 43476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