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
6月17日,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中国与中亚国家企业签署30多项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协议。
今年截至6月15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达4569列,同比增长27.1%,口岸过货量达到634.06万吨,同比增长22%。今年霍尔果斯日均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达到26列以上,创历史新高。
外交部将自2025年6月18日起,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的原产地证书签发电子附加证明书。自试点之日起,申请人在中国贸促会申办原产地证书,可同步申办电子附加证明书,实现“一站式、零跑腿”办理。
6月16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阿布贾大供水项目举行竣工仪式。尼日利亚总统提努布出席仪式时表示,感谢中国企业和中国朋友帮助更多尼日利亚家庭获得安全充足的水源。
本届链博会展期为7月16日至20日,其中7月16日到18日主要向专业观众开放,19日到20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专业观众、采购商、媒体记者以及公众注册通道均已开启,所有观众都可免费入场。
6月11至12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期间,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潘晓东出席“一带一路”传统医学合作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3场活动并致辞。
林新表示,中方愿与各方携手,加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
从黎明到深夜,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新疆霍尔果斯始终繁忙有序,见证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交流的热度。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共同主办的“儒伊文明对话会”6月16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对话会主题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互鉴”,中马两国近百名学者与会。
在交接仪式上,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对中国援建萨芬公路项目予以高度评价,“这条公路是所有几比人的骄傲,也是几比与中国友谊与合作的象征”。
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与哈萨克斯坦的缘分始于2017年。那一年,张正茂第一次前往哈萨克斯坦,参与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建设。8年来,张正茂团队在示范园持续开展小麦引种,推广宽幅沟播技术,并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的品种。
为期一周的中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旅游论坛6月16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幕,来自三国政府、旅游和航空业等从业者以及特邀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
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医诊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医药中心就是双方在此领域的积极成果之一。
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部长艾达·巴拉耶娃6月13日在首都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人文交流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6月16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综合体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中亚人文交流活动在位于阿斯塔纳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中心举行。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最“年轻”的鲁班工坊,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等联合建设,投入运行半年多来,已有4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技术培训。
6月11日至15日,来自19个拉美国家高端智库的19位青年学者赴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保定等地参观访问,深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实践。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正逐渐成为中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核心通道。
晨曦中,两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蜂学博士——海德和纳伊姆,穿梭于曲靖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与田间蜂场之间。他们带着对东方古国的向往而来,怀着对科学的热忱而留下,如今他们更成为连接中巴交流合作的一条新纽带。
显示 43400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