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中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旅游论坛6月16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开幕,来自三国政府、旅游和航空业等从业者以及特邀专家学者等百余人出席。
近年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医诊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中医药中心就是双方在此领域的积极成果之一。
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部长艾达·巴拉耶娃6月13日在首都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人文交流滋润着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6月16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综合体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中亚人文交流活动在位于阿斯塔纳的哈萨克斯坦总统中心举行。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最“年轻”的鲁班工坊,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等联合建设,投入运行半年多来,已有4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技术培训。
6月11日至15日,来自19个拉美国家高端智库的19位青年学者赴河北石家庄、雄安新区、保定等地参观访问,深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实践。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正逐渐成为中亚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核心通道。
晨曦中,两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蜂学博士——海德和纳伊姆,穿梭于曲靖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与田间蜂场之间。他们带着对东方古国的向往而来,怀着对科学的热忱而留下,如今他们更成为连接中巴交流合作的一条新纽带。
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在中国对非零关税政策和“产工贸一体化”创新合作模式加持下,中非经贸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书写中非合作新篇章。
6月15日,中蒙跨境铁路大桥24#墩首桩开钻,标志着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迈入实体建设阶段。
受访专家指出,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相关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有助于我国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考验,中非经贸已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将携手打造怎样的未来?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6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到,中国参展企业的讲解员正在为前来观展的非洲客户介绍多年生稻技术,非洲客户频频点头并不时记下要点。
中国新青委将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接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汇集全球青年力量,探索建立新时代国际青年交流交往合作新机制,奋力开创新时代青年国际合作事业新局面。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也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唯一出入境口岸,目前有10多个国家、70多个城市或站点的中欧班列经由这里出入境。
从风机叶片转动间输送的绿色动能,到公路上疾驰的中国制造,再到诊所内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中哈两国在能源转型、产业协同、人文交流领域结出硕果。
记者从6月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成果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博览会经组委会审核发布的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项目金额增长10.6%。
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项目之一,2017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团队联合哈萨克斯坦考古工作者,逐渐让哈萨克斯坦境内诸多古老遗存重新展露于世。
6月12日至15日,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在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内,来自中国和非洲的参展商、采购商、观众们热诚交流,共同探讨中非贸易新前景。
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首家鲁班工坊,工坊以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和工程测量技术作为合作共建专业,助力塔吉克斯坦培育急需的技术人才。
显示 43408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