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金色十年,新华丝路已在国内外经济信息服务的蓝海中乘风破浪,勇毅前行了九个年头,树立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
兰洽会自1993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30届,成为甘肃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经贸洽谈活动。
7月15日,中马“一带一路”合作首场故事分享会暨推介仪式在吉隆坡举行,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和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长扎夫尔出席并致辞,中马各界友好人士约150人参加。
近年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推动企业“出海”,助力高校专家开展国际合作,构建“一带一路”跨国农业全链条发展体系。
6月12日至25日,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成都)联合举办2024年“一带一路”国家反垄断执法研修班。
近日,“一带一路”中斯电力测量体系建设战略合作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斯里兰卡两大国有电力公司代表团到访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就斯里兰卡国家电力测量体系建设以及建立国家标准体系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合作交流。
“我们通过半年多的时间,对全国首个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智慧检验监管系统进行了升级,强化了信息跨区交互通道建设,实现了口岸与属地海关全流程信息化对接,进一步提升了进口再生金属的检验监管效能。”南昌海关所属鹰潭海关副关长陆超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声明,将博茨瓦纳2024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为1%。
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于7月14日至26日举行,为期两周,吸引800余名国内外学者齐聚北京,分享基础科学领域前沿成果,展望基础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中欧班列(西安)呼啸穿梭,跑出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加速度”,助力陕西以全新的形象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近日,一列装载着泰国榴莲的冷链进口班列缓缓驶入南昌国际陆港,这是全省首趟进口榴莲海铁联运班列。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货物贸易规模再创新高。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持续发力显效、新业态新动能加快培育,中国外贸将持续向好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正成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主任穆罕默德·阿西夫·努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各方探讨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等多领域议题,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注入新动力。
国家移民管理局7月15日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至此,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
7月的重庆,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团结村中心站,同样是“热腾腾”的场面。这里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始发站,汽笛嘹亮,班列频繁进出。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在这里集结后走向世界,而来自全球的货物也通过这里被分送到全国。
记者7月14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6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2亿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66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1%、5.3%,创历史同期新高。
非洲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撒哈拉沙漠提供了大面积日照区域,是推广光伏能源的理想之地。非洲漫长的海岸线则为海上风能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自然禀赋为非洲电力的绿色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性。
连接泰国和老挝的跨境铁路客运列车7月12日开始试运行。该线路的开通将改善泰老两国间的铁路交通,也将连接中老铁路,促进泰国、老挝与中国的贸易、物流与人员往来。
7月9日,第五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广州举办。来自中国和29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代表等共约350人出席论坛。
显示 44119 条中的 3381 到 3400 条结果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
敦煌文博会展现多彩丝路文化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解锁无人科技应用全场景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