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14时50分许,随着航班平稳落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37名队员圆满完成在缅地震救援任务,从缅甸仰光回到昆明。17名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员也同机抵达。
人民日报与柬埔寨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日前在柬埔寨举行。联合采访团深入柬埔寨金边、暹粒、上丁、桔井等地,实地探访多个中柬务实合作重点项目,深入了解两国在医疗、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成果。
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2025年度首次例会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主办了主题为“技术合作、贸易与绿色产业战略”的圆桌会,分享中国推动绿色技术合作的成功经验。
一场名为“乐高遇上中国戏剧”的儿童文化交流活动4月6日在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穆特剧院举行。
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到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工商界代表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经济迸发的“新”意和活力,探讨全球经济的前行方向,共同聚焦发展,应对时代挑战。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了农作物的精细化管理。”南非农业服务承包商普林斯卢说,与直升机只能进行大范围统一剂量的喷洒作业不同,无人机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分区域调节药剂喷洒量。
与“甲亢哥”的选择类似,不少“洋面孔”打卡中国的大街小巷,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这些“洋朋友”眼中,今天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赋能。外媒评价: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正产生巨大回报。“工程师红利”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未来如何持续释放“工程师红利”?新华社记者开展了深入采访。
近日,丝路鲁约“古老文明 青春友谊”青岛—亚历山大青年人文交流营活动在青岛举行。青岛与埃及亚历山大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此次以青年为桥梁的文化对话,是对历史传承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是多地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交通、经贸合作的典范。
4月4日下午,内比都委员会主席兼内比都市长丹吞乌代表缅甸政府,为即将撤离内比都任务区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送行,再次对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全体队员为内比都抢险救援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2025“澜湄周”之“共话澜湄铁路暨魔都牵手古都”活动日前在老挝琅勃拉邦拉开帷幕。活动以“铁路互联,民心相通”为主题,通过多层次对话、文化交融实践,展示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深度合作与民心相通。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中国经济明显回升向好,内外信心有效提振,叠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力稳外贸稳外资等举措不断出台,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外资正用实际行动加码投资中国市场。
中国-匈牙利贸易投资对接会4月3日在布达佩斯举行,230多位中匈企业、商协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制造、服务、医疗健康、绿色经济、农食产品等领域对接洽谈,多家企业现场签署贸易和投资合作意向。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4月3日与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副部长毛焦尔在布达佩斯共同主持召开中匈经济联委会第21次会议。
4月4日下午,云南省第六批援缅救灾物资通过缅甸国家航空公司全货机运往内比都。本批援助物资为570顶帐篷,将用于支持当地震后安置工作。至此,云南省紧急调运的总价值500万元人民币援助物资全部交付缅甸。
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4月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
近日,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文,批准哈尔滨保税物流中心(B型)设立,这标志着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补齐保税功能缺失短板,黑龙江省再添对外开放新平台。
3月28日,一批货值560余万元的空调、电炸炉、榨汁搅拌器等家用电器,从赣州综保区运至赣州国际陆港铁路口岸,搭乘中欧班列,将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出口,标志着江西赣州首票“保税+中欧班列”业务顺利落地。
日前,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2025年海外投资业务交流会如期召开。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成员及相关海外投资企业60余家单位近130余人出席。
显示 44046 条中的 1441 到 14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