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日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相比今年7月的预测,IMF将2021年全球增速预测值小幅下调至5.9%,将2022年的预测值保持在4.9%不变。
距离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还有一年时间。记者从12日在此间举行的外交官“走进世赛”主题活动上了解到,上海正在扎实推进世赛筹办各项工作,世赛有望成为职业教育培训国家合作的长期平台。
今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秉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理念,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加强开放合作……作为经济社会“先行官”,“可持续”正日益成为中国交通领域的发展标签。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13日发布联合公报,支持此前由经济合作组织(经合组织)提出的双支柱包容性税改框架,以建立更稳定、更公平的国际税收体系。
为在节日期间减缓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压力,印度从14日开始,取消部分食用油的基本进口关税。这次政策调整涉及的食用油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的原油和精炼油。
由“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主办、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舆情研究中心承办的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际智库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智库专家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以及“一带一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抗疫物资供应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就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策划:班玮 刘加文 监制:唐心怡 记者:申丽 吴平 李桃 编辑:周佳苗 崔祎璁 张琦 制作:段立红 仇炳宸 统筹:米天颖 出品:“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舆情研究中心
在10月12日举行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有关负责人表示,定于本月14—16日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将为改进交通系统指明方向,助力环境保护,开创新的经济机遇,改善人们的健康与福祉。
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舒适的消费环境、独具特色的消费产品,一些国家的都市吸引和集聚了来自全球的消费资源,发展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它们有的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有的文体消费持续繁荣,有的独辟蹊径创新出彩,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城市魅力。
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展示交流活动将于14日至16日在吉林长春举行。13日下午,活动组委会举行新闻媒体吹风会,发布相关情况。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近日在接受新华丝路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为巴中双边贸易开辟了新内容,助力巴中贸易逆势增长。
波兰宪法法院日前关于波兰国内法优先于欧盟法律的裁决在欧盟和波兰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欧盟机构和一些成员国谴责这一裁决是对欧盟“史无前例的挑战”,而波兰民众则担心愈演愈烈的分歧将使波兰最终脱离欧盟。
中国政府援助老挝第六批100万剂新冠疫苗13日抵达老挝首都万象瓦岱国际机场。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向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副总理吉乔移交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38521855例。
吉尔吉斯斯坦以新总理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为首的新一届政府13日宣誓就职。
国际能源署13日在法国巴黎发布《2021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表示,在既定政策情景中,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总需求将在本世纪30年代趋于平稳,并从2050年开始逐步下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3日公布的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可能将从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就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部署。
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中国昆明拉开帷幕。COP15将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新目标,受到外国媒体广泛关注。
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指导委员会第六次会议10月11日以视频方式举行。
显示 44046 条中的 15141 到 1516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