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非洲历来在美国外交政策重点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如今它正迅速走向美国全球关注重点的中心。
RCEP将在塑造国际贸易政策动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东亚国家可通过该协定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身利益。
西方品牌与中国制造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开了国际贸易的新篇章,这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重塑消费者的选择和全球品牌格局。
如果欧盟能像美国那样成为全球科学家的最佳目的地,那么更多的国际学生(未来的人才)可能会选择在欧盟学习和工作。
随着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QIST)的不断发展,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依赖中国。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供应着全球约60%的智能手机,它们从默默无闻者发展成为全球创新者及西方同行的强力竞争对手。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0%,苹果占19%,而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几乎占据剩余份额的全部。
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小米、字节跳动和华为等科技巨头的推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也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贡献。
RISC-V架构是一个规范计算机软硬件接口方式的开放的国际标准。它作为一种共享语言,设定了通信和互操作性的参数。开放标准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一种协作和开发技术解决方案的途径,有助于加速创新并限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
尽管在2021年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但中国却在大规模投资区块链技术,并将其定位为国家数字和地缘政治战略的核心支柱。
中国有机会在推动气候融资新集体量化目标(NCQG)更成功落实以及维护巴黎机制方面发挥作用。
老电影《情书》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有分析将此现象喻为中国电影“怀旧经济”的强势崛起,从上世纪80年代的《倩女幽魂》到2000年上映的《花样年华》等经典老片,经4K高画质修复后重映屡创佳绩,让老观众重温旧梦,年轻影迷亦慕名而来。
中欧非可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如炼油和电池前体生产)展开三方合作,在这些领域,利益一致和能力互补可以支持非洲的工业发展。
在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RCEP作为东亚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平台,具有巨大潜力。
澳大利亚和中国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倡议和投资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这将有助于该地区向绿色能源的未来过渡,同时为建立伙伴关系创造机会。
国工业领域三分之一的新增电力需求来自“新三样”(太阳能光伏板、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生产。
西方消费品牌在中国早已开始接受增长放缓的前景。但对喜力啤酒的需求却反映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中美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使墨西哥成为主要受益者,其矿产加工和精炼产业有望吸引来投资。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并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为中国这个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提供支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球市场正在分化,韩国核心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韩国仅仅依靠出口更多,即便是尖端产品,已经不够了。
如果美国公司无法进入全球市场,美国将无法实现人工智能主导地位。
显示 8225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