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能源创新以实现脱碳,有赖于对研究、开发和示范的公共投资。本文研究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8个主要经济体公共能源研发资金、机构和相关驱动因素的演变和变化。
中国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为了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内地和香港已经开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
欧洲巨头纷纷抗拒美国与中国“脱钩”之举。最新事态发展包括:巴斯夫公司在湛江的新一体化基地投产,ABB公司在上海的最先进机器人工厂处于调试最后阶段。在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之际,这些欧洲公司的大笔新投资与美国逆势而行。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均衡器和工业化的激励器,它进一步增加了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经济走廊、大规模工业化以及消除贫穷等方面的机会。
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希音(SHEIN)正在赢得全世界年轻人的关注,并由此取得了飞速增长,其企业估值已经超过拥有“优衣库”等品牌的日本迅销集团的总市值。
“一带一路”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很多人会倾向于认为那只是一项跟基建、经济、贸易相关的计划,其实“一带一路”还有医疗范畴,也非常值得重视。
尽管出现了很多人们常会提到的传闻,但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支撑中国竞争力的因素正在逆转。相反,亚洲的制造业将继续集中在中国,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地区经济体系核心的地位。
金融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不仅在全球金融市场,而且在东盟和中日韩(东盟+3)也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全球监管举措导致资本市场担保交易领域的环境发生变化。在跨境金融交易中保障担保品安全和使用合格担保品也被认为是维护金融稳定的一项重要能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如期在8月31日举办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邀请全球多国政商高层人士以线上线下形式一起探讨“一带一路”商机。报道称,单纯从香港角度来看,本届论坛是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上任后的首个国际论坛,别具意义。
中国知名学者周末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应带头制定关于数字货币的国际规则,以帮助扩大人民币在全球结算中的使用。
五年前,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东方是绿色的》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导力”。这家美国智库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和太阳能电力生产国”。此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的投资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一切都表明,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趋势表明:中国人仍然热爱奢侈品,但是他们可能更多在国内消费。
香港和深圳宣布了一系列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前海的激励措施,寻求在吸引全球风险资本进入经济特区方面加强合作。
近年来,大湾区的内地城市成为不少港人寻求工作机遇的热点,亦有许多内地高学历人才来港投身本地各行各业。
中国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报道称,为了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内地和香港已经开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
中国已把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种子已被明确地称为农业的“芯片”。
泰国正雄心勃勃地希望成为东南亚的物流中心,高铁建设项目因此成为当局20年发展战略规划(2018年至2037年)的重中之重。
中国毫无疑问地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领先世界的经济强国。从一个曾经落后的农业国家,到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国,再到现在,中国发展为一个拥有发达服务业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治理。中国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经济强国追求的最新诠释。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攻占欧洲市场。伊诺韦夫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在欧销售1.4万辆,2020年达到3万辆,2021年达到近8万辆(包括商用车)。该公司的分析师估计:“2022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达到7.5万辆,预计2022年全年销量将达到15万辆。”
北京正寻求定义国际技术规则。近年来,中国希望推行自己的标准以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并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签署相关协议。
显示 8340 条中的 3301 到 33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