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片现已成为一项关键国家安全优先事项。近年来,美国加大对中国科技公司出口控制,双方都采取了促进国内半导体制造的产业政策。投资者和跨国公司的长期担忧是,目前事态发展最终是否会发展成中美半导体完全脱钩。
过去几年中,世界各地军队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兴趣和投资都有所增加,以支持一系列多样化国防和国家安全目标。然而,对于人工智能是什么,它如何融入中美战略竞争,以及如何优化军事人工智能的国防工业基地,目前还缺乏普遍理解。
几十年来,与中国合作一直是常态。但如果七国集团领导人决定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国际合作的基础,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改变。在全球经济中,中国和七国集团分道扬镳对双方都有害无利。
特区政府还应该学习内地有效的扶贫计划。扶贫方略之所以非常有效,是因为聚焦解决了贫困的核心原因:低工资、住房不达标以及缺乏享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的机会。
国际上关于使用产业政策的辩论愈演愈烈,可靠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本文旨在量化中国总产业政策支出规模,并与其他经济体进行比较。
米尔肯研究院的《2021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中国最成功经济体》报告说,除了多个工业项目外,海口市还受益于政府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所做的努力。这份报告于25日发表。
香港虽经历2019年的社会动荡及逾两年的疫情肆虐,仍无减对海外的吸引力。最新公布的研究报告发现,香港依然是东盟企业理想的海外上市地点。
专家们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安排,其与西方集团的根本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一个把自己的条件强加于人的主导国家。
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事情本不必如此。为了维护全球和平,应对人类紧迫的共同挑战,美国和中国需要找到独立的领域进行合作,并扭转两国关系的颓势。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已增加,若不和中国发展贸易,不仅会付出很大代价,还会制造更多摩擦。
在华盛顿,美国总统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似乎已经注定要失败———议员们只会批准那些真正有影响力的贸易计划。IPEF只是一项在海外发布的行政命令,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一事实意味着它将无法像拜登希望的那样遏制中国。
分析人士说,以美国为首的“印太经济框架”是华盛顿对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日益增强影响力的最新尝试,但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仍有强烈的动机与巨大的中国市场保持关系。
实施绿色能源转型是欧盟的核心目标,鉴于全球气温上升和新的地缘政治现实,转型迫在眉睫。中国是绿色技术的核心参与者,这可能会导致欧洲过度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和北京的决策。欧洲人应迅速重新评估其绿色能源供应链,并采取措施,通过加强国内政策以及与主要合作伙伴和盟国合作,有选择地减少其在中国的风险敞口。
美国总统拜登正在打造一个印太地区的经济框架。然而,他的倡议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很小。该框架最差的结果是,它将不会起作用,甚至将危及该地区和世界的自由贸易。
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东京期间启动了“印太经济框架”。拜登此次亚洲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说服合作伙伴,让其相信美国可以取代中国成为该地区的经济领袖。
一心想遏制中国影响力的美国总统拜登周一在东京倡议成立一个新的经济合作框架。但是华盛顿对依赖中国经济的亚洲国家在贸易上未作任何让步。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功的表现之一是中国和德国经济共同增长。30年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尽管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但两国在其在印太地区的角色方面存在分歧。作者评估了中德关系当前出现裂痕的原因、德国与印太国家接触的加强以及中德关系的走向。
美国打算在亚洲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目的是孤立中国。这对出口导向型国家有副作用。
随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供应链恢复已成为美国及其盟友一项优先政策。供应链问题也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形象,新兴经济体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替代中国的生产平台。本文调查3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安全政策发展情况: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并不是中国的替代品。一个问题是,世界经济规模比过去大得多,因此印度GDP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要小得多。持续9%的年增长率将极大改善印度人的生活,并对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平衡产生重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经济将以印度为中心。
显示 8231 条中的 3421 到 344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