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预测,到2040年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年需求将超过3000亿美元。与此同时,非洲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它任何大陆,非洲人移居城市的速度也超过了其它地方。这两种趋势都将推动需求。
作为中非首份共同推出的中长期合作计划,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以下简称“愿景”)尤其值得关注。愿景为到2035年中非合作设定了总体框架。文件发布的时机、对事件的描述、以及经济合作的内容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虽然将对非贷款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对非贷款并非国家统一协调规划。贷款人通常与国家不同部门有关联,相互之间存在竞争。
与2018年论坛相比,中国对非洲公共贷款减半,但承诺额外提供10亿支新冠肺炎疫苗,并计划就应对气候合办高级别峰会。在2006年到2015年的每一届论坛上,中国承诺金额至少翻倍,2018年达到惊人的600亿美元。今年首度走低。
兰德公司(美国)高级政治科学家Adam R. Grissom等在《俄罗斯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存在:地缘战略评估》一文中表示,俄罗斯正在扩大在非影响力。尽管关于俄罗斯在非洲大陆活动的微观层面报告越来越多,但此类报告并未分析俄罗斯在非活动的整体地缘战略及其对设定在非目标的潜在影响。
在科摩罗,中国正在寻求发挥更大作用和使用该国设施的机会。王毅表示支持科摩罗“2030新兴国家”战略,双方要更好发挥已建成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同时积极探讨实施可行性强、见效快的民生新项目。
中国的外交政策正处于中东地区利益和全球权力竞争的十字路口,尤其是在伊朗。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这导致中国对该地区的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北京越来越注重平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与伊朗的关系为中国平衡美国影响力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世界贸易体系正因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失效以及世贸组织成员一再违反规则而摇摇欲坠。这并不意味着战后体系的终结,但它正在转变为一套更加复杂、政治化和有争议的贸易关系。
随着因新冠疫情推动的全球对中国商品需求激增局面的消退,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强劲的出口势头略有减弱,这增加了决策者面临的通过更多经济刺激措施来支撑增长的压力。
就读泰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一直在增加。泰国政府显然希望利用这一趋势,这将促进泰国经济并提升该国作为国际学生“教育中心”的资格。然而,泰国政府必须解决许多问题,如学术标准和签证条件方面的问题。
2021年9月16日,中国提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正式申请。如果成功,这一发展将对CPTPP伙伴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重要经济影响。
中国需要了解东盟注重的事情。中国开展合作活动以获得东盟认可,如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支持、疫苗援助等。但想真正获取东盟的心,中国还需要赢得信任以及维护法治、善政等原则。如果合作能以对东盟至关重要的价值观为基础,中国将成为更大赢家。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价值计算的最大出口国和日益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寻求塑造全球发展,与潜在盟友建立关系并试图化解敌对关系。鉴于此,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需要与中国合作,在应对新兴大国崛起的同时,也应接受它的不同观点。
与2020年一样,欧洲国家在2021年继续疲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随着中美竞争的加剧,欧盟和欧洲国家对中国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上述背景下,欧洲国家对印太地区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反映在它们的政策和活动中。
本文介绍与分析了近期亚太地区局势的主要发展,并就日本如何应对这些发展提出了建议。
北京冬奥会期间,所有人都在关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在北京和张家口于2022年2月将数字人民币引入奥运场馆之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在全国10个地区开展。根据大西洋理事会地理经济中心的跟踪报告,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和测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奥运会为测试数字人民币能力提供了国际舞台。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RCEP将深化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RCEP的缔结表明,亚洲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在疫后世界中,RCEP将在加强区域贸易治理以及增加贸易和投资流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在3000页的法案文本中,隐藏着美国的21世纪经济竞争力大战略。这部法案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从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到应对中国挑战的战略努力。
据美国明晟公司说,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因女性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引人注目,但女性在中国公司董事会的占比仍然较低。
过去几个月,西方大国中央银行与亚洲大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分歧越来越大。在通胀高于预期的推动下,美联储打算在今年3月转向加息。货币政策的这种快速紧缩与中国人民银行日益宽松的立场以及日本央行对其量化宽松计划的承诺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事情正在迅速变化。
显示 8015 条中的 3421 到 34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