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对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中国企业占三成以上份额的品种多达15个,其中包括液晶板、电池材料等等。美国政府提出要加强尖端产品的本国生产,但构建不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难度正凸显出来。
21世纪的全球领袖地位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逼入绝境,更不能公然或间接地为阴谋论推波助澜。相反,领袖地位意味着共情,并能向自己的伙伴和竞争对手学习。
中国实际上是唯一没有受到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严重影响的国家,该国甚至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作为经济超级大国的地位,并在实体经济(生产)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
近年来,利用发展金融机构,将私人投资与支持低收入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检视加强发展金融机构的全球趋势,侧重于私营部门金融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多重影响下,世界许多地区地缘经济转变的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暴露南亚医疗基础设施的糟糕状况,也重新点燃了印度和中国之间的竞争——印中两国争相向南亚陷入疫情困境的国家提供医疗用品。
近日,有西方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在其新任CEO帕特·基辛格的带领下,正实施一项新战略,配合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强化在美生产半导体的政策,加入由台积电和三星主导的竞争,并立志在四年内让芯片技术达到全球领先地位。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3日在阿斯彭论坛讲话中,把当前世界形势与二战结束时相比,认为前者走向开放与合作,现在则处于受限与分割阶段,成为对手和敌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东南亚国家是美国重要友邦或盟友,但又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所以“分割”将非常困难;但他强调的是和美国合作,例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
与特朗普时期不同的是,拜登政府官员没有直接诋毁中国共产党,反而寻求与中国官员沟通。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拜登政府对抗中国或与中国竞争的政治意愿减弱。
2021年6月14日,北约第32次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这个走过了古稀之年的军事集团在其峰会公报中处心积虑,首次正式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搬出一系列牵强附会、杞人忧天的理由,大段渲染所谓“中国问题”,大有磨刀霍霍、兴师问罪之势。这样的姿态和逻辑自然引发国人的警惕和反驳。
气候变化已成为广泛接受的事实,全球各国都同意应对它。如果没有中国的重大承诺,有意义的全球行动就不可能取得进展。因此,中国现在处于气候变化新地缘政治的中心,尤其是在美国刚刚从“休眠期”醒来之时。
拜登在中美半导体冲突最激烈的时刻接任美国总统职位。对此,半导体行业人士曾一度对拜登会审核或逆转特朗普的出口管制政策充满期待。然而,拜登的行为越来越表明,在他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出口管制的总体方向将与特朗普执政时期保持一致。
美国在吸引世界领导人到访方面明显落后于中国。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比美国更多,这表明北京的外交影响力强于华盛顿。
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里·库列巴近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再次呼吁美国和欧洲提升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的速度。这一呼声反映出美欧在对待乌克兰时,因为从地缘政治算计出发,产生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乌克兰成为美西方的“棋子”,另一方面却不想真心接纳乌克兰。
“中国威胁”正在以某些方式被夸大,这对美国外交政策战略来说适得其反,并会以危险的方式扭曲国内政治。
本文评估了在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后,美国从韩国增加进口的程度。韩国受益于美国进口的这种转变,但增幅相对较小。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一种可替代的、更集中和可控的区块链形式。通过启动和测试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应用程序、制定规范和标准以及开始推广通用数字支付网络,该国正在获得竞争对手难以克服的先发优势。此外,区块链技术将日益成为该国一个与美国争夺技术领导地位的关键领域。
本文作者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存在局限性。为补充RCEP,作者建议韩国推进另外两个贸易谈判优先事项,加入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升级韩美自由贸易协定(ORUS)。
美国的对华关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竞争,还需要更多内涵。美方需要清晰明确地向中方传递一种信息,即美方期待的美中关系不仅仅是竞争关系。
国际社会如何正确评估一个更加自信进取的中国?有人批评现在的中国外交过于霸道。但中国已不是从前的小猫,已经成长为大虎,老虎不会像猫一样行事。中国的确更加进取,但与霸道之间有很大差别。
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正在向金融市场扩张。如果说过去国际交易平台价格的波动主要取决于美国财政当局的行动,那么现在中国已开始发挥不亚于美国的重要作用。
显示 8056 条中的 4221 到 4240 条结果
探访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现场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